脚步拒绝回家,其实是心在指挥。
这样晴暖的日子,又恰逢了一个叫做“立冬”的节气,又巧遇了农历九月的月末,用点小情怀的感叹,便是回娘家的好时间哎。
遇见雨转晴,遇见温暖。遇见温暖,总想回家看上一看。老家有母亲,老家便有温度。老家有母亲,便还有我撒脾气,长不大的藉口。脚步伸到长长,心再回拽,我要和母亲闹闹别扭。
上上周,和贪玩的儿子打了商量,说好周末回他姥姥家,提前给母亲打了电话,母亲却吞吞吐吐让我再一个周末回来。我不问缘由,粗声回她:我还不回去了呢。
周末闲暇,与儿子逛街,她的电话不期而至,啊哈,我要回家看您,您还不让,我的郁闷正无处撒呢,接起电话,问什么事?回我,没事就不能打个电话说说话了?我回:忙着呢,挂了。这逛街,也逛的没有兴致,我不理解母亲,为什么要拒绝我的回家,难道我回母亲家,不应该是任意时间都可以么?
给邻里一个嫂嫂挂了电话,借口母亲电话没有打通,不过是想通过旁敲侧击,了解母亲到底在忙什么罢了。嫂子回我,没有看见母亲外出啊,要不要现在就过去看一看?我回:不用了,我一会就回家。
终究无法放心她一个人在家,我趁着天光未曾黑透,开车匆匆回家看她一眼。
回家,心急切而迫切,似乎一两个周不回家,这周末便少了太多意味。等在我匆匆的敲门中,听到母亲的一声:来了。便立马感觉心温暖了起来。
进门才看见母亲穿着居家服,地面上铺了长毯,她正在缝制棉衣。她解释:要给我大姐一家缝冬衣,给我弟弟家儿子缝,给我儿子缝。她顾不得伺候我们,想趁着天气还算暖和,快给她的“牵挂”们把冬天的衣服都做好,该邮寄的邮寄,该回家拿的回家拿……,我误会母亲了!我还认为母亲懒得伺候我们,人上了年纪,就连子女也不盼着回家了,因为回家后,还要忙吃忙喝的,不如自己一个人清闲自在……
原来母亲是忙着“伺候”她“牵挂”的冬日温暖,她的心,总是扯得长长,牵挂着她在北京的孙子,什么衣服也比不上她新买的棉花做出的棉袄棉裤能御寒,牵挂着她大女儿一家做生意,冬天在外面,冷的厉害,必须穿的暖暖才对身体好,牵着我儿子,我们爱俏,冬天不穿她缝制的笨棉衣,但她的“牵挂”不嫌弃。她一针一线间缝制着爱,缝制着暖,缝制着亲情……
而我还是那么不懂事,还要和她闹脾气,挂她电话,冲她说话像打机关枪……
多亏,脚步来得及,妈妈,我来伺候您就是,我挽起衣袖,刷锅做饭,我要给母亲做一顿热热的汤饭,也不再对您胡思乱想,母亲对子女的爱,哪里有拒绝?
母亲的针脚绵延细长,如同她内心的爱,延展无私。我在这样一个她日渐老迈的冬日,再次感受她不会老去的舐犊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