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新浪微博登录
人人网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会员
商城
秀
游戏
江湖
通告专栏
新手入门
释疑纳谏
联众江湖
联众文学
产品服务
联众生活
游乐豆乐园
牌类游戏
棋类游戏
休闲游戏
伏魔传
标志
联众秀
达人麻将
联众视频
游戏大厅
梦想国度
掼蛋
周年征文
帖子标题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名称
联众论坛
»
联众生活
»
热点话题
» 44岁农妇逃离家庭一边在菜市场摆摊,一边写小镇故事
通告专栏
通告专栏
新手入门
新手入门
释疑纳谏
释疑纳谏
联众江湖
联众江湖
江湖比赛
联众文学
联众文学
产品服务
会员俱乐部
联众靓号论坛
联众生活
热点话题
音乐之声
联众公益
体坛风云
生活杂记
游乐豆乐园
血战麻将
新疯狂麻将
蔬菜消消乐
红中血流
牌类游戏
麻将
斗地主
保皇
升级之家
够级
打滚子
拱猪
桥牌
跑得快
原子
憋七
锄大地
棋类游戏
象棋
四国军棋
飞行棋
五子棋
跳棋
国际象棋
其它棋类游戏
联众围棋
休闲游戏
台球
农场果园
flash 游戏
伏魔传
伏魔传
标志
标志
联众秀
联众秀
达人麻将
达人麻将
联众视频
联众短视频
游戏大厅
游戏大厅
大厅道具
梦想国度
梦想国度
掼蛋
掼蛋
周年征文
27周年征文
陌言
更多信息>>
组别
帖子
20675
精华
120
魅力值
48845
积分数
29549
发送短消息
搜索帖子
xnde
陌言
帖子
20675
精华
120
魅力值
48845
积分数
29549
44岁农妇逃离家庭一边在菜市场摆摊,一边写小镇故事
[复制链接]
查看:
1012
回复:
5
1
#
发表于
2021-07-09 10:04
|
只看楼主
9
朵
0
个
分享到:
2021-07-09 09:35 来源:都市新闻
文丨魏芙蓉 编辑丨王姗 视频剪辑|张歆玥
摘要:44岁的小贩陈慧一边在菜市场摆摊,一边写小镇故事。写了11年,攒下的故事成百上千,出了两本书。数十年的写作背后,是一个农村女人争夺自由的故事。从饭桌、到生活空间、到最后主动结束婚姻,她小心翼翼,顾虑重重,不那么彻底,看似还在原地,其实已经走了好远距离。
在菜市场写作
我只是像一朵黑乎乎的香菇一样端坐在我位于小溪的三间房子里,慢吞吞地写着我想写的文字,一天、一月、一年、然后好几年。
菜市场深处多了一张生面孔——竹躺椅支在柜台边,男人躺在上面,病恹恹地,看杂货店里阿姐里里外外的忙活,他不怎么说话,一坐就是半天。
男人和阿姐早年各自成家,婚外又动了感情,如今男人患了癌,不再顾及街坊眼光,要在杂货店走完最后的日子。老菜场不大,这桩事成了小贩间的奇闻。男人下葬那天,杂货店前的躺椅空空荡荡,远处响起炮仗声,阿姐捂着胸口眼泪咕咕:这炮仗声声,听得我心惊肉跳啊……
陈慧推着摊车从菜市场经过,闹闹嚷嚷的人堆里,阿姐的话唯独落在了她心里。
44岁的陈慧是浙江余姚市梁弄菜市场的流动摊贩,她嗓门大,皮肤黑,一根短辫扎在脑后,看起来精神气十足。因为在家排行老三,在菜市场,大家都叫她“阿三”。她靠一辆自制的推车谋生意。推车里小百货拉拉杂杂,果木锯,菜刀,蟑螂药,苍蝇拍,马桶刷……一年四季不重样。
菜市场是个显微镜。干结的鼻涕泡儿,被烟熏黄的指甲盖,两口子间的钱包归属……任何细节都逃不过陈慧的评审。回到家,菜市场的家长里短通通被她记下:风水先生总穿中山装,铜匠遭大病后终于戒烟了,开杂货铺的老板娘说起疯儿子红了眼眶……菜市场里的果蔬也成了她的修辞手法:灯泡像只“干瘪的橙子”,自己是“贴地生长的牛筋草”。
陈慧职校毕业,做过裁缝,开过百货店,没读过多少书。早先是去县城进货、等公交的空档,她从站台对面的摊位上买两本杂志,囫囵吞枣般地读一读,读多了,就自己买来电脑敲敲打打。她的家乡在苏中平原,26岁那年抱病远嫁异乡,婚姻不平顺,内心孤苦,写作成为婚姻生活里的一道出口。
摆摊的时候没法分心,灵感来了,她就顺手抓起摊车上的香烟纸壳写下一些“故事头”:“一个凭空来我家做客的老人”、“去世的痴呆女人”。很多包装纸壳上都留下了蜈蚣一样的,只有她自己能辨识的字迹。她把它们小心收进腰包里,和钞票紧贴着放。纸壳开裂翘了边,她也不舍得丢,不摆摊的空档,重新拣出来,落在键盘上变成一个个故事。
留在纸上的“故事头”。
那年的炮仗声在心头飘了两年,终于在一个雨天不出摊的早晨,陈慧坐在电脑前,拉出键盘——
“砰”地一声响,一下子就吓飞了屋檐上落脚的一群麻雀。
炮仗声是从村子东头传来的。
她倚在门框上梳头,一边梳,一边默默地在心里数着炮仗的响数。
“砰,砰,砰……”一声连着一声,不疾不徐地,好像怕她数不清楚似的。
在这则虚构的故事《十六响》里,她让开杂货店的外地媳妇遇上了开养鸡场的男人,两人在婚外产生朦胧情愫,和现实不同的是,她笔下的男女隐忍克制,彼此的感情至死都没有说出口。
写了11年,这样的小故事攒了成百上千篇,偶然的机会被当地文坛发现,选摘成两本散文集出版。出版社的编辑第一次读完书稿,很吃惊,书稿的写作有些粗糙,也没有结构上的技巧,但她被文字里流露的真诚和自然打动了,“那感觉就像吃生菜,爽脆活泛还带着股生涩,又是这股生涩让人感到鲜美。”
媒体称陈慧是菜市场里的“野生作家”。十几年写作的历程勾连起远嫁、生育和离婚的经历,她又被塑造成坚强励志的农村女性典型。
但这些标签她通通抛在脑后。关于写作,她“从来就没正儿八经当回事”。她的生活简单分明,如果要给生活里的事项排排序,第一位是摆摊,然后是睡午觉,其次才是写作。
那两本书她至今没摆上过自己的货摊,她说“菜市场是拉呱闲扯的地方”,谈生活不谈文学。但写了两本书的“阿三”着实让菜市场惊奇:“阿三,才女哦——”,他们远远喊她。
“是的,发财的‘财’!”她大喊一嗓子回应。
有人端起双手靠近,“阿三哦,来给我手上签个名”。她翻起白眼,骂咧着跑开了。
她经常说,菜市场上的自己和写作时的自己是两个自己。白天,小贩“阿三”脑筋活泛,在菜市场冲锋陷阵,和老阿姨们的荷包斗智斗勇。
只有收摊之后,热闹活络的一面连同摊车上的百货一并被收起,她“像一朵黑乎乎的香菇一样端坐在位于小溪边的三间房子里”,拉开键盘,哒哒声填满整个屋子,流出的文字里才开始走出另一个自己。
一台哑剧
陈慧的电脑摆在卧室里,那是一台老旧的台式电脑,黑色外壳,键盘的空隙积了厚灰,键面却磨得黑亮。
电脑紧靠着卧室的窗户,窗帘大大敞开着,显得屋子透亮。除了在菜市场摆摊,她大多时候都窝在自己的房间里。她在小镇生活16年,前十年的生活,都在另一间黑漆漆的老屋里度过。
那是一幢砖木结构的老楼,藏在小镇的弄堂深处,一扇紫色木门常年紧闭着,阳光照进院子,落到地上只有小小一块光斑。
26岁那年,从江苏如皋嫁到这里时,她就搬进了那幢老楼。丈夫比她大8岁,是梁弄本地人,家庭不算殷实。后来丈夫因为工作住进了县城,一周回一次家,两个人从此成了周末夫妻。
丈夫不在场,陈慧和这个陌生家庭的融合并不顺利。公婆七十多岁,两代人的生活习惯和观念都相差甚远。在老屋洗衣服,男人和女人的衣服要分盆,刷具和肥皂也要分开。陈慧却不理会,把自己和丈夫的衣服统统泡在一个大盆里,盆里噗嗤噗嗤冒着泡,婆婆跑来提醒:你这样要影响男人运势的。
吃得也不痛快。厨房是婆婆的领地,老人习惯每顿烧大半锅烂湿的大米饭,上一顿的剩菜也上锅反复蒸。出炉的菜往往黄黑一团,分辨不出模样了。有一次陈慧拗了一口袋野山笋,想赶紧烧碗油焖笋吃个鲜味,被婆婆拦下,理由是:已经烧了咸菜煮笋了。
“生活的苍白始于饭桌的苍白。”她默默改掉了江苏人晚上喝稀饭的习惯,尝试跟上老屋的饮食。
她在异乡没有朋友。最开始的几年,生活里最大的盼头,就是每周男人从城里回来的那天,她想跟他说说话。可即使一周回来一次,男人在家里也坐不住,晚饭之后,家人洗个碗的功夫,他就钻进小巷里的麻将店了。
2010年,陈慧从菜市场抱回一台电脑,牵上网线,注册了一个QQ帐号,取名“三三谁谁”,在空间里断断续续敲下一些小文:
“我想烫头,我想修眉,我想颠覆自己,我想还是算了。”
“内衣是女人的配枪。菜市场的内衣店里卖花花绿绿的内衣,但是我只穿不带海绵的内衣。”
每天凌晨四点左右,陈慧爬起床,拧开台灯,在电脑上点一首歌,戴上耳机,拉开键盘笨拙地敲字。她的房间漆黑,窗帘是常年拉着的,身旁孩子还在睡梦中。敲敲打打几十分钟后,她才关上电脑推车出门,天空还没放白,弄堂里静悄悄,只有远处传来几声猫头鹰和土狗的吠叫。
那时候的写作无关文学,写出来的东西像流水一样,不讲究断句,篇幅随心,感叹号遍布全文。她对着电脑倾泻一通,才觉得“心里好舒服”。
她也尝试在文字中描摹爱情。爱情,对她来说是遥远而陌生的。她在23岁那年生了场大病,需要终身服药,和家人的争吵也多了起来。这段婚姻,就始于从故乡的一次仓皇逃离。
经邻居介绍认识时,两人通信,信件寄到老家,打开来,是一行行清秀的方块字,她就对着这字迹对男人产生的最初的好感。后来仓促走进婚姻,有时候丈夫回了家,两个人楼上楼下,也用手机发信息沟通。她在电脑上写:
“女人的潜意识里住着一只猫。他不知道,每次他回家,我厚着脸皮拉着他的袖口:抱抱我,他皱眉撇嘴。我站在那像一台哑剧。”
这台电脑陪她走过11年,如今的显示屏界面暗黄,出现明显的卡顿,几年前,电脑主机坏了,陈慧就换个主机继续用。
丈夫的钱自己都不够花,陈慧在异乡,只能自己想办法。她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孩子一落地,就在梁弄菜市场支了个摊。但她听不懂当地方言,生意艰难维持。最初一段时间,她摸黑起床抢“黄金地段”,拎着蛇皮袋和城管满街“打游击”,还学会了骑摩托去进货。有了钱,她往家里搬了台冰箱,又在院子的角落里添了浴缸,只是想活得舒坦一些。
摩托上的陈慧。 图/魏芙蓉
摆摊的活计在家人看来却有些“跌面”了。丈夫每次回了家,远远在菜市场见到她就绕道走路。饭桌上,公公有一次直接劝她,“阿三,你能不能去找个厂子上班?像你这样天天在在菜市场摆地摊,太没面子了。”
陈慧正给孩子喂饭,猛地一抬头,大颗眼泪啪嗒啪嗒往下落。
很长一段时间,陈慧外地媳妇的身份,是丈夫一家心里的隐疾。丈夫家贫,娶个外地媳妇,在小镇并不光彩。有一次去县城进货,她在丈夫的工业城外给他打电话,不但人没见着,还在电话里挨了一顿莫名其妙的训斥。陈慧冒着雨一路哭回了老屋,后来丈夫解释:你来了以后开口讲普通话,人家就知道我娶了个外地老婆!
丈夫越来越像家里的客人。大多时候陈慧一个人带孩子,一个人骑摩托去县城看病。摩托经过村子旁的四明湖,陈慧总要停在湖边站一会儿,“像鸡蛋散了黄”。
那段时间她变得依赖菜市场,那里热气腾腾,“是唯一的温暖,可以找人说说话”。炒货店的老板娘是她好朋友,每次一钻进炒货店,陈慧就变得愁云惨淡,时间久了,好朋友也不爱听了,“别说这些了,负能量!”。
文字是她唯一能抓住的东西。出摊前、下雨天、孩子被奶奶接去了,只要是一个人空下来的时候,她就关上房门写作,没有人关心,没有人知道,像一场秘而不宣的战争。
?¢f^bbs.lianzhong.comÔÊÃÊøçe
本主题由 管理员 0151 于 2021/7/9 20:39:17 执行 首页推送 操作
轮回已千转,谁又再追忆那浅淡过往呢,徒留尘缘叹;静待下一季雨天,不再追寻你足迹,黙然安静。
|
陌言
更多信息>>
组别
帖子
20675
精华
120
魅力值
48845
积分数
29549
发送短消息
搜索帖子
xnde
陌言
帖子
20675
精华
120
魅力值
48845
积分数
29549
2
#
发表于
2021-07-09 10:10
|
只看楼主
0
朵
0
个
陈慧在电脑前写作。图/魏芙蓉
一碗菜的自由
长期压抑的情绪在结婚第八年的饭桌上引燃了。那次,陈慧对着一碗火腿连续夹了好几筷,下一筷还没伸进碗,婆婆把火腿端进了厨房。
第二天她找到村长:我要盖新房,打算搬出去。“我为的就是这一碗菜”,陈慧说。
婆婆不同意盖房,丈夫也说:将就将就吧。但她不想再隐忍了,找娘家亲朋借来10万元,在小溪边盖起三间平房。新房盖瓦深褐,外墙青绿,更重要的是拥有了自己的厨房。
乔迁第一天,准备谢客宴时,婆婆走进厨房,很自然地准备拧开煤气,陈慧吱溜一下蹿上前,“妈,我来——”。
有了自己的厨房后,“每天想吃的东西做得太多了,多到吃不完,必须排到明天去做。”每次给丈夫、儿子准备完晚餐,陈慧还要另外给自己做一份粥,用老家带来的大麦粉,梁弄本地的紫薯,花一个小时嘟嘟地炖在煤炉上。
对陈慧来说,“饭桌是生活里最大的地方”,不管这一天多糟糕多累,只消一碗合心意的蔬菜,“今天的人生就值回票价”。
陈慧在厨房做饭。图/魏芙蓉
她的文章越写越流畅,后来还喜欢上了摄影。搬入新房的第二年,她专门买来一台数码照相机,在菜市场拍人,拍蔬果,拍鸡鸭鱼虫。她曾拍很多女人的手——像熟烂的西红柿一样长满冻疮的手;拥有刀刻一样的纹路,宛如老树皮的手……
比起刚到异乡的局促,她已经能熟练掌握当地方言,张口“侬”,闭口“阿拉”,菜市场人们的印象里,卖百货的阿三风风火火的,骑一辆摩托进出菜市场,像个男人一样。那辆摩托陈慧越开越快,有时她主动提出骑摩托送丈夫上班,对方忙不迭摆手,“你可饶了我吧”。
城镇通上公交后,丈夫搬回了小镇,孩子也开始上小学。每天要为父子俩准备早饭,陈慧没法在早上打开电脑了。只有把他们送出门,收了摊,中午睡上一个回笼觉,到下午,属于自己的时间才真正到来。
2016年,陈慧稀里糊涂点进了余姚新闻网“舜江文苑”,看到上面贴着长长短短的文稿,她也从自己空间选了几篇,复制粘贴进去。
沈春儿是当时的论坛版主,也是本地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她很快注意到这个账号,文字诙谐,生机勃勃,古灵精怪。
经沈春儿引荐,陈慧一些作品被本地期刊的编辑注意到并开始发表。2017年,在本土作家谢志强鼓励下,陈慧报名了当地的新人作者扶持项目,入选者将有机会免费出书。她从没使用过Word软件,文章的格式是找弟媳妇排的,到沈春儿的办公室打印出来,再交给谢志强。
写作开始让陈慧的生活有了一些可见的变化:有陌生文友带着土特产找上门来了;一些稿费单寄到家里来,陈慧的这个“爱好”才第一次被丈夫正视,他把已经刊载的作品,传到家族微信群里。
2017年,新书出版前夕,40岁的陈慧做了手术,丈夫每天早早出门,习惯性地搓搓麻将、溜达到深夜才回家。她就一个人就医,术后大多时候也是一个人躺在家里。那段时间她不能下床,大小事都靠丈夫帮忙,起初还算平静,持续了几天,又一次喊丈夫时,男人爆发了,像火车头一样从客厅冲到房间,“你怎么这么烦啊——罗里吧嗦有完没完啊——”两个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陈慧对婚姻彻底绝望了。搬家解决了吃的问题,却解决不了“心”的问题。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好像还是在“各过各的”,每次生活费告急,她找丈夫要钱,得到的回复是“哪个法律规定男人必须拿钱”;带儿子去看病,如果丈夫开车,陈慧要首先给丈夫几百块油钱;去拍全家福的路上,丈夫也说:先借我两百块钱。
那些数不清的争吵像婚姻里一次又一次的小范围爆破,她嘶吼、哭泣,几次都要夺门而去。孩子哭,她心软了;阿姨、母亲赶来相劝,她平息了。
过去的生活像是困在一口井中,“其实我每次只翻动一块砖,我不停翻,就想透些光亮、让新鲜空气进来”,这一次,她索性把墙推了。
第二天一早,丈夫上班前,她爬起来拦住他:我要离婚。
离婚的决定真正实施起来只花了两天。她原本计划带上孩子、电脑,拿回当年的10万元建房款离开,但丈夫态度明确:钱,借不到;孩子,不能带走。
“那我给你10万,你走!”她东拼西凑借来7.5万,剩下的钱给对方写了张欠条。
陈慧永远记得那天,在镇上转款机前,她心一横,按下密码,七万元瞬间从账户上消失了。前夫收拾了一些衣物,顺着来的路,回到了弄堂里的老屋。
在公开的写作里,陈慧勾勒小镇各色人物,却很少在文字里直面自己的婚姻生活,“我业余写字十年,随便抓住一样东西都能洋洋洒洒地写出几千字,但要我直面自己的内心描述一下自己的婚姻,我却是窘迫的,词穷的。”
在菜市场,陈慧拍下一些女人的手。
已经走了好远
离婚四年,陈慧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上午10点一过,梁弄菜市场没了早先的热闹劲。收摊后,她拎着大袋小袋的菜蔬跨上摩托,行至东溪桥头,摩托拐入一条村道,小路平坦清洁,通向几百米外的小万家村。
双脚刚一落地,她就钻进厨房捣鼓起来。在书里,她写小镇百态;在厨房,她也讲究吃一方水土味。“花生就要带着泥,佐料不要多,就一勺盐,你吃了还会想吃;还有这没吃饲料的鱼,肉质那才叫鲜”。说着说着,歌声顺着厨房飘出来。
她喜欢哼哼小曲,有时候唱到忘我,手里的小百货也顺势丢出去,在空中划个弧形。今天唱的是《蓝莲花》,又跑调了。“民谣、摇滚乐不都是自由啊向往啊远方啊,你看那个皮裤汪,激情啊,遥望啊……”她一副了然于心的口气,“实际上自由不是绝对的,不自由也不是绝对的。”
理货时,陈慧在唱《蓝莲花》。图/魏芙蓉
过去在小屋,每天首要的任务是盘算爸爸爱吃什么儿子爱吃什么,离婚后才体会到,原来真正的自由是吃饭随心。如今,她有兴致的时候花花绿绿张罗一桌,不愿折腾的时候,一碗泡饭一碗面条对付着就是一顿。
这天,出锅的笋片有些老了,她先送入嘴咂巴砸巴鲜味;玉米过水煮后的汤汁清甜,她一口咕下一大碗。
从饭桌,到生活空间,再到主动结束了自己的婚姻,陈慧一点点走出来了。但她并不喜欢被冠上 “逃离”、“觉醒”这样的词,“我没有那么高深”。相反,她认为自己其实是一个失败者:胜利的抗争,是在这个家庭里赢得该有的尊重和空间,在婚姻完整的情况下。
离婚的事她瞒了一年,最后是从儿子嘴里不经意流了出去。小万家村立马传开了,男人的亲戚,前后邻舍,都忍不住上了门,拉着陈慧不住地劝:不要闹脾气了,日子好好过下去。
她承认离婚是当时激愤之下作出的决定。刚结束婚姻的时候,也生出一种恍惚感: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在异乡要怎么过下去?其实咬咬牙还可以继续忍耐下去?
在菜市场,她观察过各种女人:卖酒的女人经历了丈夫出轨,然后重归家庭;炒货店的女人丈夫体贴,生活平顺。一天,三个命运迥异的女人聚在一起,卖酒的说,男人回来了,婚姻就是好的;卖炒货的说,男人要再上进些就好了;陈慧想的是,男人强大负责,婚姻就能维持下去。
那两年,她陷在一种摇摆不定的情绪里,和前夫保持着若有若无的联系。她不是没想过复婚的可能,离婚时儿子13岁,她说:说如果需要,妈妈可以为你复婚。儿子明确拒绝了她。后来那些残存的希望在持续的摩擦中消耗殆尽,她才彻底清醒。
就像这样,十七年的婚姻生活里总是分裂出两个自己,一个要冲出去,另一个又紧紧牵制住自己。就像她一边向往爱情,却只能在故事《十六响》里只写下隐忍又克制的爱意,陈慧说,“我的心是能接受婚外的朦胧感情的,但我的身体和我的教养都不允许”。
“你是不是很失望,你看,我就是这么一个传统的女人,平淡无奇的。”好几次,她都从连珠炮似的讲述里突然停下来问。
谢志强了解她的处境,“她的矛盾是必然的,她既遵崇传统德性,又想突围”。要从农村环境中突围出去并不容易,在这样的两难处境中,这些年来谢志强看到,“陈慧一直在不停地突破,现实环境中能不能成功突围出去她不在乎,但是心理上她不能停”。
“陈慧的突围,是一场农村式的突围”,谢志强说,“他们看着她还在原地,但其实她已经走了好远距离”。
谢志强算是陈慧的“伯乐”。他担任过宁波文联的副主席,退休后一直在创作。他形容陈慧的文字带给他的感觉,“像山区吹来的一股清风,还带着一股野外花草的清香”,后来他主动约陈慧见面,只问了两个问题:你平时读些什么书?这些年有些什么经历?
谢志强立马想到作家李娟——早年也做过裁缝、卖过百货,进入阿勒泰山区后开始业余写作。他觉得陈慧的经历与之相似,“不是说有多成熟,她(陈慧)在凭直感写作,生活怎么样,她就原汁原味地把它端出来”。这之后,他给陈慧推荐了更多有乡土特色作家的书籍,比如汪曾祺,让她把阅读习惯从文摘杂志转到更成熟的文学作品中来。
随着阅读面拓宽,陈慧反而有些不太自信。过去,她的写作随心,现在回头再看,“好像别人写的是饭团,而我写的是稀饭一样。”她觉得自己“上不了台面”。听到一些批评的声音:散文不像散文,小说不像小说,不知道写的什么东西。她变得不安起来。
谢志强急了,挥着双手告诉她:陈慧呀,不要管别人说什么,写下去!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开头就怎么开头,最好每一天的开头都不一样,结构就在生活之中!
?¢f^bbs.lianzhong.comÔÊÃÊøçe
轮回已千转,谁又再追忆那浅淡过往呢,徒留尘缘叹;静待下一季雨天,不再追寻你足迹,黙然安静。
|
陌言
更多信息>>
组别
帖子
20675
精华
120
魅力值
48845
积分数
29549
发送短消息
搜索帖子
xnde
陌言
帖子
20675
精华
120
魅力值
48845
积分数
29549
3
#
发表于
2021-07-09 10:17
|
只看楼主
0
朵
0
个
小巷里的生意。图/魏芙蓉
窗比门重要
6月底,陈慧的第二本散文集出版,新书签售会在余姚书城举行。
新书的版权归属出版社,对陈慧来说,出书带给她最直观的改变,是家里墙角多了几百册出版社免费赠予的新书。她也收获了不少文人朋友,孤独和苦闷有了可以直接倾诉的对象,每次骑摩托去县城进货的空档,她总要拐进沈春儿的办公室里坐坐。
签售会当天下了大雨,她从晾衣杆上随手摸下一件干衣服套上就出了门,摩托车后车厢里塞满了新鲜花生,是她给县城的文友准备的。至于签售会,她没有太放在心上,但听说包顿午饭,她立马来劲了,“我管他来多少人、卖多少本呢,人活一辈子图个什么呢,不就是这一口香喷喷的食儿吗?”面对一桌出版社、书城工作人员,陈慧吃到全桌最后一个放筷。
中午,余姚书城的人稀稀落落,等待签售会开始的时间,陈慧靠在沙发座椅上,作家睡着了。
陈慧在签售会上 图/魏芙蓉
2018年第一本书出版之后,很多机会出现在陈慧面前。镇里曾安排她去办公室做文员,陈慧拒绝了,“我写东西是因为喜欢,如果把我关在办公室,我会废掉的”。最近又有本地的生活栏目说要给她开专栏,稿费50元每篇,但一听具体要求“篇幅固定,主题积极”,她又拒绝了。
她就坐在自己的小屋里写作。窗外,青山的脊梁抬眼可见,窗户打开时,门前的溪水声就流进屋子里。她总在溪水声中分辨雨声,雨声落下来冲出去收衣服,雨声消失了,她立刻关上电脑去摆摊。
在很多人看来,正是这种没有目的的,又贴近底层的写作,让她的文字焕发出“一种原始的生命力”。
谢志强记得,陈慧的书稿发表了,稿费单寄来,第一时间找到他:谢老师,我又可以换两袋米了!出版社工作人员也讲了一个细节:出书前,在余姚市文联组织的改稿会结束后,参会的文学期刊编辑、作家和评论家打算一起吃午饭,只有她匆匆忙忙戴上头盔,骑着摩托车进货去了。
小万家村的日子安静又单薄,匍匐在这的几年,去小溪里洗蔬菜或者食材时,陈慧会故意把清理下来的鱼鳃、鸡肠甩得远远的,看十来只鸭子哗啦哗啦地把溪面蹦跶出一大片亮晃晃的水花。
她不种花,种葱、种薄荷、种丝瓜,都是她平日里最喜欢的厨房“精灵”。小屋建得仓促,没有院子,她便搬来泡沫箱,里面灌满泥,丝瓜苗里见缝插针栽几根葱,拔起的瓜藤后来攀上了她的窗,开出几朵金黄色的小花。
小万家村的黄昏。图/魏芙蓉
陈慧经常挂在嘴边的是:遗憾啊,这一生没有经历过爱情。年轻时她做裁缝,曾有男孩往自己门缝里塞信,更有大胆的男孩直接向她表露爱意,但因为那场突然的疾病,那些感情还没展开就无疾而终了。
前夫时不时托人送来杨梅,像是在打探她的态度,陈慧不收,有几次甚至要跟来的人发脾气。她很明确,这段婚姻不可能有挽回的余地。前夫住的老屋,如今距离自己不过一公里的距离。她和对方商定,由对方接送孩子去县城上学,车到村口停下,她绝对不允许对方靠近自己的小屋。
她签署的离婚协议里,丈夫提出的要求是:不能带儿子离开梁弄,不能带其他男人进入屋子,不能转卖小屋。她通通同意了。肉体虽然被困在了,但她说精神已经“逃离”。
下雨天和不用摆摊的下午,陈慧坐在自己的小屋写作,多年来已经形成了钟摆一样的惯性,一天不写,心里就空落落的,好像少了点什么。有那么几次,村里的工作人员来发放村务宣传单,陈慧坐在房间里听到他们问邻居:“陈慧家没人吗?”
“有人的。”邻居笑嘻嘻:“你去敲敲窗户。”
“他们知道我的电脑桌就在窗户旁边。我的窗户比我的门更重要。”陈慧说。
?¢f^bbs.lianzhong.comÔÊÃÊøçe
轮回已千转,谁又再追忆那浅淡过往呢,徒留尘缘叹;静待下一季雨天,不再追寻你足迹,黙然安静。
|
詩卉
更多信息>>
组别
帖子
149032
精华
1150
魅力值
429912
积分数
242189
门派
发送短消息
搜索帖子
w9420_1314
詩卉
帖子
149032
精华
1150
魅力值
429912
积分数
242189
4
#
发表于
2021-07-09 14:03
|
只看该用户
0
朵
0
个
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女人
点赞
?¢f^bbs.lianzhong.comÔÊÃÊøçe
低 调 做 人, 高 调 做 事 !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
|
陌言
更多信息>>
组别
帖子
20675
精华
120
魅力值
48845
积分数
29549
发送短消息
搜索帖子
xnde
陌言
帖子
20675
精华
120
魅力值
48845
积分数
29549
5
#
发表于
2021-07-09 16:02
|
只看楼主
0
朵
0
个
接近普通生活的作家
好多作家高高在上,写的东西不符合大多数人的生活。
向努力与世俗抗争的陈慧点赞!!!
?¢f^bbs.lianzhong.comÔÊÃÊøçe
轮回已千转,谁又再追忆那浅淡过往呢,徒留尘缘叹;静待下一季雨天,不再追寻你足迹,黙然安静。
|
和谐的十五乐章
更多信息>>
组别
帖子
15445
精华
5815
魅力值
140484
积分数
30924
发送短消息
搜索帖子
qrung
和谐的十五乐章
帖子
15445
精华
5815
魅力值
140484
积分数
30924
6
#
发表于
2021-07-09 20:15
|
只看该用户
0
朵
0
个
愿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女性的作品能够早日出版
一定贴近生活
?¢f^bbs.lianzhong.comÔÊÃÊøçe
田野自甘,和谐共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发新主题
通告专栏
通告专栏
新手入门
新手入门
释疑纳谏
释疑纳谏
联众江湖
联众江湖
江湖比赛
联众文学
联众文学
产品服务
会员俱乐部
联众靓号论坛
联众生活
热点话题
音乐之声
联众公益
体坛风云
生活杂记
游乐豆乐园
血战麻将
新疯狂麻将
蔬菜消消乐
红中血流
牌类游戏
麻将
斗地主
保皇
升级之家
够级
打滚子
拱猪
桥牌
跑得快
原子
憋七
锄大地
棋类游戏
象棋
四国军棋
飞行棋
五子棋
跳棋
国际象棋
其它棋类游戏
联众围棋
休闲游戏
台球
农场果园
flash 游戏
伏魔传
伏魔传
标志
标志
联众秀
联众秀
达人麻将
达人麻将
联众视频
联众短视频
游戏大厅
游戏大厅
大厅道具
梦想国度
梦想国度
掼蛋
掼蛋
周年征文
27周年征文
TOP
设置联众秀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