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新浪微博登录
人人网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会员
商城
秀
游戏
江湖
通告专栏
新手入门
释疑纳谏
联众江湖
联众文学
产品服务
联众生活
游乐豆乐园
牌类游戏
棋类游戏
休闲游戏
伏魔传
标志
联众秀
达人麻将
联众视频
游戏大厅
梦想国度
掼蛋
周年征文
帖子标题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名称
联众论坛
»
联众生活
»
热点话题
» 收养12个患病弃婴 在这个家庭亲情不一定与血缘联系
通告专栏
通告专栏
新手入门
新手入门
释疑纳谏
释疑纳谏
联众江湖
联众江湖
江湖比赛
联众文学
联众文学
产品服务
会员俱乐部
联众靓号论坛
联众生活
热点话题
音乐之声
联众公益
体坛风云
生活杂记
游乐豆乐园
血战麻将
新疯狂麻将
蔬菜消消乐
红中血流
牌类游戏
麻将
斗地主
保皇
升级之家
够级
打滚子
拱猪
桥牌
跑得快
原子
憋七
锄大地
棋类游戏
象棋
四国军棋
飞行棋
五子棋
跳棋
国际象棋
其它棋类游戏
联众围棋
休闲游戏
台球
农场果园
flash 游戏
伏魔传
伏魔传
标志
标志
联众秀
联众秀
达人麻将
达人麻将
联众视频
联众短视频
游戏大厅
游戏大厅
大厅道具
梦想国度
梦想国度
掼蛋
掼蛋
周年征文
27周年征文
陌言
更多信息>>
组别
帖子
20675
精华
120
魅力值
48845
积分数
29549
发送短消息
搜索帖子
xnde
陌言
帖子
20675
精华
120
魅力值
48845
积分数
29549
收养12个患病弃婴 在这个家庭亲情不一定与血缘联系
[复制链接]
查看:
812
回复:
1
1
#
发表于
2021-10-13 08:46
|
只看楼主
0
朵
0
个
分享到:
2021年10月13日 07:4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家的12次方
从这里向北9公里,就到了北京的地界。
他是村里的医生,信奉“人命关天”。一个新生儿在这种天气里被撂在外面一晚,他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大雾中他看不到人,只能一边拼命蹬车,一边不停大声嚷:“让一让,我要救小孩!”
往后的14年里,又有11个有着不同程度缺陷的弃婴来到他们家,不少是由派出所或者民政机构送来。
几乎每个来到这个家庭的孩子,都要经历2-3次手术。在外看病期间,有时一家人就在医院旁的公园里过夜。
“只要敢来,我就马上报警,他们知不知道遗弃孩子是犯罪?”
在22岁的年纪,困扰这个孩子的事情里,没有“身世”这一项。真正让他难以释怀的,是自己的“缺陷”。
在这个家庭,亲情不一定必然与血缘联系在一起。
在他们家,“收养”仍然是个禁忌词汇。所有的往事都被封存在缠了四层的塑料袋里,那里有数百张照片。
——————————
申敏和李凤月在自家院子里。
大雾
这几年,李凤月常常想起那个大雾弥漫的早上。她已经68岁,忙碌了大半生,下地干活儿时腿脚不再灵便,她也比以往更容易陷入回忆。
记忆中反复出现的那天是在深秋,地里的麦子刚刚出苗,空气中还残留些玉米秸秆焚烧的味道。在河北省固安县宫村镇,这个时节的村庄总是被雾气笼罩,但那天的雾大得出奇,一直到下午1点才散去。
那时夜已经很长,上初中的女儿早上6点出门时,天色微亮。她起身往窗外瞅,看到一片灰白,马路消失不见,环卫工扫地的声响就在屋前,却看不到人影。夜里两岁的小儿子又闹了几次,女儿出门后,她又躺下睡着。
不知过了多久,她被一声撞门声惊醒。从炕上坐起后,她看到女儿推着自行车闯到了屋里,神色紧张。
“忘带课本了?”李凤月问。
“村中路边有个小孩。”女儿低着头回答,不敢看母亲和弟弟。
“是个小豁嘴(唇腭裂)。”女儿补充。
李凤月有些愣神,反复确认女儿看到的是个孩子,或者说是一条人命,而不是上学路上遇到的其他稀奇物件。从女儿口中,她大致得知那是个被人遗弃在路边的新生儿,因为黎明时才被发现,这个婴儿很可能已经在外面冻了一整晚。
多年以后,李凤月还是很难解释清自己当时的决定。她几乎没有犹豫,只是本能地觉得不能明知道那里有一个正在凋零的生命,却什么都不做。也或许因为自己刚又做了母亲,对新生儿有同理心。
“赶紧把他抱回来吧。”她看着身边的丈夫申敏,语气急迫,等待他的回应。
申敏听出了妻子的坚决,他是村里的医生,信奉“人命关天”。一个新生儿在这种天气里被撂在外面一晚,他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他快速披上衣裳,屋里光线昏暗,只找到一只袜子。顾不了那么多,他出门跨上三轮车,就朝着女儿指的方向蹬去。
大雾中他看不到人,只能一边拼命蹬车,一边不停大声嚷:“让一让,我要救小孩!”清晨的小镇街道寂静如常,行人稀少,只有几家早餐铺子开了门。在平淡的乡村生活里,没人记得那天早上申敏的喊叫声,甚至连看似不寻常的大雾都被忽视了,不足以挤进人们的记忆。
但那天的每一个细节都刻在了申敏的脑子里。到那个地方后,先一步骑车出发的女儿已经抱起了孩子,他看到婴儿始终闭着眼,因为湿度大,“小被子能拧出水”。他把孩子抱回家,发现肚脐以下全都冻得黑紫,夫妇二人用输液瓶装满温水焐了一上午,直到第二天,孩子才睁开了眼。他们给孩子取名“贝贝”,是“宝贝”的昵称。
这天是1998年10月31日,后来成了贝贝的生日,尽管他们都知道,这很大可能不是他真正的出生日期。申敏夫妇二人也没能预料到,他们原本只想救孩子的命,但整个家庭的命运也由此转向。
往后的14年里,又有11个有着不同程度缺陷的弃婴来到他们家,不少是由派出所或者民政机构送来。除了其中3个因为先天性疾病治疗无效夭折,另外两个因特殊或者重大疾病被送到福利院外,剩余7个孩子全部由申敏夫妇抚养长大。
这些“捡来的”孩子得以活下来,去认识世界,去影响他人,而没有彻底成为一个被人随意丢弃的物品。他们的到来也改变了这个家庭原本的生活,塑造出了另一种全然不同的家庭形态。
李凤月曾经为一家人做饭用的柴灶和铁锅。
第一个孩子
老申家捡到一个小子的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第二天就有人过来看贝贝。这符合申敏夫妇的预期,如果有好人家愿意收养,对弃婴来说也是种不错的归宿。
一个女人走进门,说明来意,告诉李凤月自己一直想要个男孩。寒暄过后,她接过贝贝,把小被子揭开,抱起来“左看右看”。这让李凤月有些不悦,虽然检查孩子是理所当然,但贝贝刚刚从冻僵中恢复过来,“如果真疼孩子,怎么会这么不注意”。
贝贝的唇腭裂显然让女人有些犹豫,检查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后,她突然握着贝贝的双脚,把他倒拎了起来。
“这样才能看出豁在哪儿。”女人把脸凑向贝贝的小脑袋,然后回头笑着对李凤月说。
李凤月彻底忍不住了,把孩子抱了回来,她看不惯对方像挑选商品一样挑选孩子。
“她这么在意孩子的缺陷,领养后会不会有对孩子失去耐心的一天,到时会不会放弃他、虐待他?”在自家院子,李凤月谈起当时的担心。
往后的十几年里,她在这间院子里见过很多操着不同口音,过来想要领养孩子的父母。河北的、山东的,有人头发都白了,还想着一定要个儿子,还有人告诉李凤月,只要能领走孩子,“给多少钱都行”。
就像当年第一次拒绝别人把贝贝带走一样,这些人统统被她婉拒。她承认有些人家看起来很真挚,条件也比她家好,但她始终放不下心,无法说服自己点头。“如果是个好小孩,我倒放心些,但自己的孩子有时都嫌烦,更何况他们都不是亲生的,也不是一般的小孩。”
贝贝最终成了申敏家的老四。在派出所,夫妻二人写下了一份保证书,承诺未来不会虐待孩子后,贝贝拥有了自己的名字和户口页——他社会身份的标志。
河南开封袁厉害事发那年,几乎每天都有民政机构的工作人员到她家院子,看孩子们有没有被虐待。后来,她和申敏去考察过福利院,随即打消了把孩子送过去的念头,“那里没有家的感觉”。
有时李凤月也会困惑,自己的很多决定,会不会扼杀掉孩子们的另一种人生可能。但回到现实生活中后,她又很快释怀。
贝贝除了唇腭裂,还患有巨结肠,智力也不如常人,“是最不让人省心的一个”。一开始,他只能吃流食,申敏夫妇除了要单独给他做饭,还要隔天就给他洗肠。后来,经历了6次手术后,贝贝才能正常生活。
几乎每个来到这个家庭的孩子,都要经历2-3次手术。以至于从贝贝到家的那年起,一直到2012年最后一个孩子冬冬进门,申敏夫妇每年都要带着孩子到北京、天津等城市手术。
来申敏诊所求医的村民,时常看到诊所一连几天都关着门。他们都明白,老申又给孩子看病去了。
最紧张的时候,有三个孩子同时做唇腭裂手术,还有一次两个孩子同一天在不同医院手术。夫妻两人照顾不过来,总会带上女儿帮忙。尽管很多手术都是慈善项目,但抚养十几个孩子仍需要不小的开销,在外看病期间,有时一家人就在医院旁的公园里过夜。
2002年,申敏家来了4个孩子。涛子是其中之一,他患有腹肌缺如综合征,上午10点从派出所接回家,11点夫妇俩就带着他去了北京儿童医院。
见到医生后,对方刚开始检查孩子,就突然停下,疑惑两人跟孩子什么关系。医生确认前一天刚见过这个孩子,当时的“孩子父亲”是另外一个人。医生给那个年轻的父亲开了手术单,告诉他只要交1万元的押金,很快就能手术,但这个父亲离开诊室后,就再也没见回来。
涛子的手术很成功。这个派出所民警口中被先后遗弃4次的婴儿,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19岁的健康小伙,在一家酒店做了服务员领班。
冬冬是家里来的最后一个孩子,那时李凤月亲生的大儿子已经娶了媳妇,儿媳妇怀着孕就要临产,原本指望婆婆能帮她带孩子,可在娘家待两个星期再回来后,发现家里多了个婴儿。
60岁那年,李凤月带冬冬去大连看病。回来时,她背着冬冬,在火车站安检口被工作人员拦下。对方拿着她的身份证,质疑她“孩子母亲”的身份。
一个农村妇人,在外地独自带着一个婴儿,又声称是孩子的母亲,这些都符合“人贩子”的特征。她被扣在车站治安室,查清真相后,火车早已开走。
经历过种种艰辛,李凤月相信,把贝贝和他后来的弟弟妹妹们留在身边,是个正确的决定。她舍不得让孩子们离开,也不想冒险,“人心难测”。
每个孩子进家后,李凤月都要把他们原本的小被子、奶壶全都扔掉,她觉得这些物件肮脏。
这些年来,生活不易,但总算平静。有时这种平静也会让李凤月感到紧张,她也想过,孩子们的生父母可能会来认亲。
“只要敢来,我就马上报警,他们知不知道遗弃孩子是犯罪?”谈到这个话题,李凤月语调忽然上扬,嘴角抖动,“我还想问问他们,什么样的人能那么狠心,能做出这种事,这一直是我心中的谜。”
“他们应该不会来吧?”情绪平复后,她又补充说。
李凤月和孩子们在地里劳作。
院子
贝贝到家那年,申敏刚把新房盖好,是那种河北农村常见的四合院。因为收养孩子,原来的装修计划被无限期搁置。
2007年时,市里的领导到家里慰问,解决了堂屋的装修,给院子打了水泥地坪。在这个家庭,孩子不用出门就有足够多的玩伴,小院成了他们的乐园。
如今孩子们已经长大,在外学习、工作,院子显得有些冷清。两年前申敏做了腰椎手术,当时乘坐的轮椅随意停放在地上,沾满了泥土。
院子不大,很容易就能找到一家人共同生活的痕迹。压井旁,邻居送来的儿童车少了个轱辘,已经闲置多年,成为院子里难得的色彩。外面捐赠的衣物堆满了半条走廊,短袖、长裤和羽绒服缠在一起,很长一段时间,这都是孩子们穿不完的“时装仓库”。
一口大铁锅还架在西屋的灶台上,过去很多年,李凤月都是用它做饭,填饱孩子们的肚子。养活十几口人顾不上精致,餐食通常是大锅粥、烙饼,或者馒头。逢集时,李凤月习惯晚些出门,去菜市场挑“货底”,这是孩子们最实惠的维生素来源。
西屋一共三间房,北侧那间砌了一铺2米宽的大炕,占了大半空间,最多时挤了10个人。堂屋装修完之前,这间15平方米的屋子一直是申敏夫妇和孩子们最主要的生活空间。
夫妻二人无法计算,在这间屋子里究竟经历过多少个不眠之夜。除了日常的喂奶粉、换尿布,他们还要给孩子术后护理,两人分上下半夜值守,但仍然经常“喂到一半就睡着”。
院子后面不远处,就是申敏家的9亩田地。白天除了一群孩子,李凤月还要照料地里的小麦,或者玉米、花生。
地里每年2.5万元的产出,无法支撑9个未成年孩子的抚养费用。当地政府解决了8个收养孩子的低保,每人每月200-500元不等,成年后停止发放。一家慈善机构,为这个家庭提供连续10年、每年5000元的资助——涛子做手术时,一家电视台为他们募捐了6万元,手术后,申敏找到北京市慈善协会,把剩下的5万元交给了他们。
20年前,媒体曾集中报道过这个特殊的家庭,那时候申敏是站在最前台的人。他当时55岁,经营着村里仅有的两家诊所之一,不论收入还是地位,都称得上体面。那时他总梳着讲究的分头,穿着一件还算平整的西服。
孩子们陆续到家后,他没太多精力放在经营上,诊所逐渐没落。如今,镇上多出几家标准化建设的卫生室,年轻的医生精力充沛、动作利落。申敏的诊所仍缩在街道的角落,室内墙上的宣传画已经卷边泛黄,早就没了20年前的辉煌。一天下来,只有三五个人来拿药,收入不到20元。
他平时就睡在一间诊室的木板床上,屋里堆满了杂物,总是弥漫着剩饭的味道。一连几天,他都穿着同一件已经过时的T恤,或许是因为瘦弱,衣服显得有些松垮。他脖子上挂着一串钥匙,头发花白,牙齿几乎已经掉光。几个月前,他犯了脑梗,现在只能侧着身子小幅踱步。
这个已经75岁,几乎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还要坚持继续履行一个父亲的职责。
“他们只要愿意上进,我就给他们创造条件,争取让他们成才。但像贝贝这样,脑子不机灵,我们也没办法,只能给他一条命,让他好好活着。”他站在院子中央,声音含混不清。
家
贝贝上到小学六年级,因为智力发育迟缓跟不上课,只能辍学。今年他已经23岁,身高接近1.7米。大部分时间,他都沉默着,说话时语调缓慢。
他一直待在家里,除了父母,陪伴他最多的是一辆小号自行车。那是两年前他闹着李凤月非要买的,尽管骑上去不太协调,但并不妨碍它成为自己的宝贝。只要有空,他就会把车子擦得铮亮。
平日里他喜欢骑着它在镇上乱逛,到小卖店买些零食,有时也会给父母带回一份,或者去找总爱乱跑的“小宝”——一个父母在2007年收养的、患有癫痫的弟弟。
很多人都好奇他到底有多“傻”,但在申敏夫妇眼里,贝贝很懂事。有时父母拌嘴,火药味还没上来,贝贝就走过去挡在两人中间,低着头不说话。
和外人讨论自家孩子的身世时,如果贝贝在场,李凤月总会主动把他支走。
“他心里有事儿。”李凤月无法确信贝贝是否能听懂,但她不想让那些往事伤害到他。
在申敏家,孩子们的身世不仅是个禁忌话题,有时也可能是个“谜”。
大山是申家的老三,比贝贝大两岁,现在在北京读研。上初中前,他都不清楚自己的真实来历。李凤月担心如果他知道自己是亲生儿子后,会欺负弟弟妹妹,从小就告诉他也是领养的。
生大山时,李凤月已经43岁,申敏50岁。这个本该得到父母万千宠爱的小儿子,一直和弟弟妹妹一起挤西屋的大炕,一起吃大锅饭,一起玩泥巴。因为健康的身体,他甚至无法平等地分享父母的注意力。
小时候,大山也是医院的常客。他没有什么疾病,只是父母和大姐带着弟弟妹妹手术时,不能把他一个人放在家里。
在这个家庭,亲情不一定必然与血缘联系在一起。
嘎子排行老五,1999年被“捡”回家。他说自己从未感到过被区别对待,也没感到和父母的关系有什么特别之处。在22岁的年纪,困扰他的事情里,没有“身世”这一项。
真正让他难以释怀的,是自己的“缺陷”。
他和贝贝,还有后来进家的白胖、可心,都患有先天性唇腭裂,这很大可能是他们当初被遗弃的原因。后来兄妹几个都做了手术,也留下了痕迹。
上学时,嘎子受不了别人看他的眼神,总觉得有人在笑话自己。他不断转学,希望能隐藏在陌生的环境里。
现在,他成了家里最在意自己形象的人。9月的一天,即使在家他也要穿上讲究的衣服,白色T恤、灰色棉质运动裤都经过熨烫,脚上的白球鞋擦得像崭新的,鞋带要系得尽量对称。
李凤月笑话他“臭美”,转过身,她又心疼起儿子,后悔当年没能给他们找更好的医生,做更完美的手术。
在家庭内部,回避与“身世”有关的一切话题已经成为一种默契。孩子们都确信,“讨论那些没有任何意义”。
但只要走出家门,他们就不得不面对自己的“与众不同”。
中专毕业后,嘎子到北京找了份送快递的工作。最近他交了女朋友,对方是那种“很正常的家庭”。为了挣更多钱,他成为配送站里每天工作时间最长的员工。但这仍无法减少他的不安,他不敢想象女朋友真正见到他家庭的那一天,“一般人应该都接受不了吧”。
可心是2002年第三个进家的孩子,也是申敏夫妇领养的孩子里,唯一的女孩。
到了小学高年级,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特殊身份。有几次放学时,申敏在学校门口接她,那时申敏已经60多岁,不知情的同学总会告诉她,“你爷爷来接你了”。
她没有纠正过这个简单的错误,而是把它压在心底,不愿跟任何人提起。有时,朋友只是寻常地问起她的家庭,也会无意间伤害到她。
她讨厌“弃婴”这个词,更讨厌这个身份,以及一切因此投向她的目光,包括同情。
很多时候,她都困在自己的身份里。父母对她越好,她越感到愧疚。
“如果没有我们,这个家会过得比现在好。”她声音低沉,露出不该属于这个年龄的愁容。
事实上,她很难说出“家”的含义,但在外面受了委屈,她会给妈妈打电话,狠狠哭上一顿。去年夏天,工作不久的涛子给她交了中专学费。
过年时,十几个兄弟姐妹和父母围在一起包饺子,是她最安心的时刻。
现在,孩子们都大了,分散住在诊所和院子的各个房间里,平日很少在家。大锅饭也停了,即使假期有孩子回来,每个人都各自解决吃饭的问题。
他们就像风筝,飞得再远也被线扯着,原点就在这间院子。无论有多忙,嘎子都会抽空回家住上两天,父母年纪大了,他放心不下。
去年,堂屋的墙旧了,白胖买回油漆,一个人把三间屋子重新粉刷了一遍。眼看大专就要毕业,谈到未来,他确定自己不会去离家太远的地方,那会让他心慌。
相片
8月的最后10天,李凤月一家几乎是在花生地里度过的。她不再适合干重活儿,但今年雨水多,家里的4亩花生已经成熟,眼看就要生芽。她舍不得雇人,这块地是家里12口人的重要收入来源,她要榨出每一颗花生的最大价值。
可心和白胖放暑假在家,加上老二媳妇,家中不缺劳动力。这几日,她每天早上5点出门下地,等到太阳晒得脖子微微发烫,孩子们就带着早饭,拖着一个户外遮阳伞出现在了她身边。
伞就斜放在地上,一家人围在一起,身边堆满拔出的花生秧。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埋头摘花生,沉默着,时不时拉上几句家常。空旷的田地上,他们躲在伞下,跟随光线不断挪动位置,阴影变短,又拉长。
在宫村镇,这种老少一同农忙的场面并不多见。从这里向北9公里,就到了北京的地界。不远处固安县城,新城区规整的街道把新建的楼盘分割成块状,某个网红楼盘打出了“半小时双城生活,一站新机场”的广告。
西宫村就处在“城市圈”的边缘地带上,初秋时节,村子后面的责任田里,庄稼长势旺盛,空气里飘荡着玉米半熟的甜味。但更多时候,种地已经不再是西宫村村民的生存之道。在世界上最庞大都市之一的辐射下,他们很早就过上了半市民的生活。
李凤月一家除外。她和申敏年纪大了,干不了别的。
太阳落山后,一家人离开花生地,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第二天,他们需要面对或新或旧的日常——小宝需要有人时刻盯着,冬冬还在上小学。今年的花生卖了7000多元,解决了白胖新一学年的学费。可心在石家庄学习音乐,演奏用的二胡要6000多元,还没有着落。
在他们家,“收养”仍然是个禁忌词汇。所有的往事都被封存在缠了四层的塑料袋里,那里有数百张照片,记录着这个家庭20多年的回忆。
一张照片里,申敏坐在西屋的炕边,白胖骑在他的脖子上,大山和涛子各分享爸爸的一个肩膀。可心和白胖抢不到好位置,只能被爸爸的胳膊挎着。
照片里每个人都张大嘴笑着,没有一丝愁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海 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p¡¢+¡Äbbs.lianzhong.com½ (]%1
本主题由 管理员 0151 于 2021/10/13 20:46:46 执行 首页推送 操作
轮回已千转,谁又再追忆那浅淡过往呢,徒留尘缘叹;静待下一季雨天,不再追寻你足迹,黙然安静。
|
詩卉
更多信息>>
组别
帖子
149070
精华
1150
魅力值
430048
积分数
242246
门派
发送短消息
搜索帖子
w9420_1314
詩卉
帖子
149070
精华
1150
魅力值
430048
积分数
242246
2
#
发表于
2021-10-13 16:22
|
只看该用户
0
朵
0
个
遗弃孩子的父母心真够狠的
p¡¢+¡Äbbs.lianzhong.com½ (]%1
低 调 做 人, 高 调 做 事 !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发新主题
通告专栏
通告专栏
新手入门
新手入门
释疑纳谏
释疑纳谏
联众江湖
联众江湖
江湖比赛
联众文学
联众文学
产品服务
会员俱乐部
联众靓号论坛
联众生活
热点话题
音乐之声
联众公益
体坛风云
生活杂记
游乐豆乐园
血战麻将
新疯狂麻将
蔬菜消消乐
红中血流
牌类游戏
麻将
斗地主
保皇
升级之家
够级
打滚子
拱猪
桥牌
跑得快
原子
憋七
锄大地
棋类游戏
象棋
四国军棋
飞行棋
五子棋
跳棋
国际象棋
其它棋类游戏
联众围棋
休闲游戏
台球
农场果园
flash 游戏
伏魔传
伏魔传
标志
标志
联众秀
联众秀
达人麻将
达人麻将
联众视频
联众短视频
游戏大厅
游戏大厅
大厅道具
梦想国度
梦想国度
掼蛋
掼蛋
周年征文
27周年征文
TOP
设置联众秀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