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坠机头七祭:没有奇迹,愿安息 [复制链接] 查看:737回复:3

1#
分享到:

2022年03月27日 08: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26日晚,官方确认,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上人员已全部遇难。

  132个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哀悼、痛惜。

  “2022年3月21日”,请记住中国民航史上的这黑色一天。

  搜救:一场牵动全国的山中搜寻

  过去一周,东航MU5735航班,牵动着众人的心。

  从过去几天的搜救以及官方公布的信息中,人们大致能够拼凑出此次坠机事件的轮廓。

  3月21日13时16分,东航MU5735航班从昆明起飞,飞往广州。一个小时零一分钟后,这架有着6.8年机龄的波音737-800客机,保持巡航高度8900米进入广州管制区。

  一切看起来都没什么异常。直到3分钟后,管制员发现飞机高度急剧下降,随即多次呼叫机组,但未收到任何回复。

  又过了3分钟,飞机雷达信号消失,后经核实,飞机在广西梧州市藤县埌南镇莫埌村的一片山坳中坠毁。

资料图:3月22日,航拍东航客机坠毁现场画面。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资料图:3月22日,航拍东航客机坠毁现场画面。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

  坠毁地点位于山谷之间,两侧海拔高度约在150米至90米。飞机大部分残骸集中在主要撞击点周围半径30米左右的核心区域内,深度从地表向下延伸大约至20米左右。

  飞机残骸散落的范围更大。广西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24日表示,搜救人员在藤县藤州镇四旺村鸦塘组一农田发现一个疑似飞机残骸碎片,离事故核心现场约有十多公里。25日,广西梧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劳高进称,已将失事航班搜索范围扩大到近20万平方米。

  7000余人次、200余台车辆,5架直升机及一批搜寻救援设备,投入到此次事故的搜救中。由于残骸抛撒面积巨大,以及连日来的降雨和复杂的地形,搜救工作在艰难中前行。

  26日,大量的飞机残骸被挖出、整理,不断运送出来。

  但人们守望的奇迹,最终没有发生。

资料图:3月25日,武警广西总队200余名官兵同民兵、消防等救援力量一起在核心区搜救。 中新社发 江怀鹏 摄资料图:3月25日,武警广西总队200余名官兵同民兵、消防等救援力量一起在核心区搜救。 中新社发 江怀鹏 摄

  调查:骤降的3分钟,到底发生了什么?

  过去几天,随着搜救工作推进,MU5735骤降的3分钟到底发生了什么,成为一个巨大的疑问。

  广西移动网络技术人员李晨宾是事故的目击者,他描述,看飞机的痕迹,应该是俯冲下来,俯冲到山坡,撞到一排竹林,顺着竹林又滑到了山上面,大概滑了一个山头左右。

  而据民航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透露,飞机失事时,航路上天气适航,无危险天气。根据机组与空管单位地空通话记录,飞机自昆明起飞一直到航路上突然下降高度之前,机组与空管单位均保持正常的通信联系。

  东航方面也表示,机组没有挂出任何紧急代码。也就是说,从正常到骤降、坠地,事故来得异常而突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黄俊接受CGTN采访时称,从飞机短时间内、基本垂直下降的情况来看,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飞机突然操纵失控,或者叫失灵,驾驶员想去控制,但已无能为力了,就是不能改变飞行姿态了,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飞机空中也许受到外力,造成飞机机体结构的损伤等,就是通常说的空中解体。解体有不同程度,不一定是都散成碎片,它可能就是大的结构破坏了以后,也会让飞机出现这种快速下降的情况。

  23日,一部黑匣子(驾驶舱话音记录器)被发现,由专人送达在北京的译码实验室。

  26日,民航局表示,已搜寻到与第二个黑匣子安装位置较近的一部紧急定位发射仪(ELT)。

  人们期待,黑匣子的找到能让真相更近一步。

3月24日,武警广西总队官兵继续在核心区搜索第二个黑匣子,协助地方人员清理现场。 武警广西总队 供图

  哀悼:没有忘记就是永远在一起

  在坠机事故中,还有一群人的感受和诉求备受公众关切,那就是失联旅客的家属。

  22日凌晨,首批10名失事飞机乘客家属赶往梧州。24小时内,东航方面与全部123名旅客的家属取得联系。

  截至25日10时,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安排375名失联旅客家属到事故现场吊唁,累计为家属开展心理辅导500余人次。

  据媒体报道,23日,部分失联乘客家属在搜救现场附近的山坡上布置了一个简单的祭奠平台,摆放着一些鲜花等。24日,救援现场有乘客家属使用陶罐带现场泥土回家。

资料图:乘客家属使用陶罐带现场泥土回家。中新社记者 王以照 摄资料图:乘客家属使用陶罐带现场泥土回家。中新社记者 王以照 摄

  “我们给他们备上一些小器具,陶罐,让他抓一把泥土带回去,因为这是一种文化,我带个泥土带回去,他会跟亲人有个连接,有个纪念。我们失去了,但是我没有忘掉,我没有忘记就是永远在一起。”“3·21”东航飞行事故心理救援专家组组长尹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尹平还呼吁,关注事故时,要尊重每个人的隐私权,不要对相关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张西超撰文称,在灾难事件中,群体的凝聚力与支持对受灾者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社会各界在表达悲痛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援助,这些行为令人感动。

  26日晚,无数人在社交网络上点起蜡烛,缅怀逝者、寄托哀思。人们永远铭记灾难的那一天,永远怀念132个逝去的生命。(完)


Ê·5£:™Mbbs.lianzhong.comH\ng5Q Ä
本主题由 管理员 0151 于 2022/3/27 19:50:05 执行 首页推送 操作


低 调 做 人, 高 调 做 事 !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

|
2#


坠机现场心碎悼词:无法吻你的骨灰 只能在废墟中悲鸣



2022-03-27 09:12:11 来源: 民航资源网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处置的有关要求,“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组织消防救援、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卫生检疫、交通、自然资源等多部门连续6天在事故发生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并组织专家比对分析各类监控、记录设备中的视频影像内容,综合分析空管雷达、ADS-B等设施设备记录的关键数据,特别是对坠机现场残骸分布的勘查判断和分析,可以确定搜寻现场已无机上人员生命迹象,通过DNA鉴定已确定120名遇难者身份。

MU5735遇难者头七祭。愿逝者安息,悲剧不再。为MU5735遇难同胞默哀

遇难者头七祭|为机上人员默哀 坠机现场附近的心碎悼词;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

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发布会现场

为机上遇难人员默哀

据央视新闻消息,3月26日晚上,“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民航局副局长胡振江发布最新情况:

胡振江在发布会上说,“3·21”东航MU5735航班机上123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已全部遇难。发布会现场,全体起立为机上遇难人员默哀。

后续,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还将进一步加大事故现场搜寻力度,继续寻找遇难人员遗骸、遗物以及飞机残骸,为事故调查取证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认真妥善做好遇难者的善后工作。

救援人员向坠机点深深鞠躬

每天的搜救工作结束后,消防救援人员都会列队肃立,向着坠机地点深深鞠躬。网友:你们辛苦了,注意安全!

救援组为乘客家属准备了陶罐

“3·21”东航飞行事故心理救援专家组组长尹平介绍,他们为想带泥土回去的乘客家属准备了小陶罐。“我们尊重每一个人,看到有不少家庭在坠机现场装泥土,用这种方式与亲人情感连接,没有忘记就是永远在一起。

坠机事故现场附近的心碎悼词

“我甚至无法亲吻你的骨灰,只能在废墟中悲鸣。愿平行时空里,能与爱的人相逢”。3月25日,广西梧州藤县律村村口,距离坠机核心现场四五公里,空地上的鲜花和悼词令人心碎。

遇难者头七祭|为机上人员默哀 坠机现场附近的心碎悼词;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

不变的定律--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

2022年3月21日,星期一,必定是一个记入中国民航史册的日子,因为一架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不幸坠毁于广西梧州辖内,这也是中国民航在过去近12年来的首次重大航空安全事故,从而将先前所创造的持续安全飞行时间突破1亿小时这一世界民航史上的最佳纪录归零。

很多相识的人跟我说,这是中国民航史上的“黑色星期一”。无疑,对于从事民航相关工作的我而言,这一天是极度震惊、悲痛和感伤的,也是极为警醒的。在痛定思痛并认真思考后,笔者认为这一天还有更多一层意义,因为它也是中国民航安全运行新篇章之开局。

此次事故发生后,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其中不乏对于中国民航在安全层面的些许质疑,还有些许对航空公司、制造商,甚至是机组人员的猜疑。对于大众而言,出现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无可厚非,但是也想借此契机向大家“广而告之”一条不变定律——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这点不仅全球民航业都认同,我们中国民航更甚。

也许,大家并不知道,为了确保安全,中国民航近些年来是有多努力,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根据既往的公开报道,早在“十一五”时期,我国民航运输飞行累计达2033万小时,接近“十五”期间的两倍,运输飞行百万小时重大以上事故率为0.05,较“十五”期间降低了74%,大大好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在2013年至2017年年中,我国民航运输航空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为0,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约为0.0872,其中美国为0.0220;我国民航百万架次重大事故率为0,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为0.1745,其中美国为0.0480;我国民航亿客公里死亡人数为0,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为0.0074。

截至2022年2月19日,中国民航运输航空持续安全飞行时间突破1亿小时,运输航空亿客公里死亡人数十年滚动值、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十年滚动值、百万架次重大事故率十年滚动值三大安全指标均为0,不仅远超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主要发达国家水平。

实际上,这样的安全成绩来之不易,因为民航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运行体系,它的安全运行需要监管部门、航空公司、机场、空管、各类保障单位和旅客等多个行业内外群体的配合协作,也需要众多高度专业岗位的工作者们通力合作,每一部分和每一个体在这一运行体系中都不可或缺,也都相互支持、互为依托,所以民航安全的建设与提升既要“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更要“以精立业、以质取胜”。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国民航最主要与核心的投入和关注点也正是安全。

据了解,仅在2021年,有关部门就安排2.6亿元资金用于民航企业安全运行、安全技术应用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安排民航教育和培训专项资金5000万元,以支持安全管理、法规规章建设、监察员能力提升以及监察员培训学院培训能力建设;安排1.9亿元用于运输航空公司飞行机组强化技能训练;安排各监管局公用经费缺口专项补贴2694万元,以提高基层监管履职能力;安排294万元用于直升机飞行教员专项资质排查,排查教员330名;并专门安排民航发展基金74亿元用于安全项目建设。

与此同时,本次事故航班的承运方企业也在2021半年报中强调,公司始终把安全运营放在首位,坚守安全底线;持续推进安全管理体系、生产运行体系、飞行训练体系、机务维修体系建设,以健全制度、完善流程、提升能力为目标,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完善生产运行协调机制,持续提升现场指挥、航班决策、运行控制、协调支持等方面效率,运行和安全的联动性明显增强;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和安全审计检查,加大整治力度;发布安全风险警示,重点加强跑道安全等专项风险的预防和管理;并持续开展“三个敬畏”( 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教育,强化“三基”(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建设,发布安全从业人员作风建设方案,严肃查处作风不严谨、纪律不严格的现象,提高专业队伍安全从业和遵章守纪意识。

另据稍早前媒体报道,本次事故航班的承运方企业2021年维修成本较2019年增加12%,所以之前一些暗指企业“严控维修费用,以削减成本”的传言并不属实,而且此类涉及触碰安全红线的行为在法律规章甚为严苛的中国民航业也是极不明智的。

由此可见,中国民航体系一直以安全至上为准则,从上至下各个环节都为此投入颇多,甚至也为此舍弃了包括经济利益在内的很多东西,而所有这些对于安全的执着无不是为了坚持和确保“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当然,“3·21”重大事故已经发生,尽管它是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特别是民航人,但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民航安全工作才更应于挫折中奋起,在探索中进取,不断提高安全运行质量,不断提升战略地位和作用,以实际行动和加倍努力取得更为人民所信赖的安全成就。

我坚信,中国民航会自此飞向更安全、更严谨和更勇于担当的光明未来,只因我们一直在坚守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这一永恒定律。

Ê·5£:™Mbbs.lianzhong.comH\ng5Q Ä
最后编辑w9420_1314 最后编辑于 2022-03-27 09:58:58


低 调 做 人, 高 调 做 事 !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

|
3#

愿逝者安息,悲剧不再。Ê·5£:™Mbbs.lianzhong.comH\ng5Q Ä
❥·.¸¸.·✎  透过滑落指尖的光阴,细品岁月无恙的静好……

【游戏大厅版区】欢迎您!
|
4#


       

MU5735,无人应答


2022年03月27日 12:36 澎湃新闻


  3月26日晚,东航MU5735航班坠毁第6日,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七场新闻发布会,民航局副局长胡振江在发布会上说,“3·21”东航MU5735航班机上123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已全部遇难。发布会现场,全体起立为机上遇难人员默哀。

  目前,事故原因仍不清晰。在3月25日下午的第五次发布会上,东航集团党组宣传部部长刘晓东表示,在航班失联前,通讯一直是正常的,机组人员没有挂出任何的紧急代码。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该音频来源为liveatc官网。这是一个提供实时和录制的 ATC 音频传输以及即时存档检索的网站,有航空爱好者、学生飞行员、学生空中交通管制员在该网站上分享所在位置的航空交通管制(ATC)陆空通话。有民航从业者告诉澎湃新闻,liveatc的录音素材可靠性较强。

  3月23日,飞机失事后的第三天,曾经在民航华北空管局工作七年的杨军凯写道,“在雷达屏幕里,消失的不是信号,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如果不回答,会一直呼叫

  珠海进近120.35:东方5735 珠海进近在120.35呼叫,收到了请回答南方3764:请讲南方3764 珠海进近:南方3764在120.35帮忙再叫一下东方5735看看能不能叫出来南方3764:东方5735是吧?珠海进近:南方3764,对的,在120.35里尝试一下叫东方5735南方3764:120.35叫东方5735,南方3764南方3764:东方的5735,南方3764 南方3764:东方的5735,南方3764

  这段4分57秒左右的民航无线电音频,起初的一分多钟的时间里,机组工作人员曾多次尝试在无线电频率里呼喊东方5735。

  结合官方公布的信息,东航MU5735于2022年3月21日13时16分从昆明起飞,14时17分保持巡航高度8900米进入广州管制区。14时20分管制员发现飞机高度急剧下降,随即多次呼叫机组,但未收到任何回复,14时23分飞机雷达信号消失。

  有多年飞行经验的一航空公司从业人员李佳(化名)告诉澎湃新闻,这段录音是一段陆空通话录音,根据录音,当时飞机处于失联状态,管制员尝试让空中飞机协助呼叫,以跟机组取得联系。

  杨军凯曾在民航华北空管局工作七年。

  3月25日,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杨军凯介绍,空中管制人员接受过严格的训练,与机组成员通话都是按照《飞行人员无线电陆空通话》的标准进行。管制工作的核心有三点,第一防止航空器与航空器相撞,第二防止航空器与障碍物相撞。第三,促进空中交通更有序、更高效。比如航路航线上空域是有限的,但是可以让飞机飞得更有序,而且是高效的运行,这样就可以减少延误。

  他说,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有固定的航路和航线,其中包括强制报告点和非强制报告点,到了强制报告点飞机必须要向空管报告它的位置、高度、速度以及下个位置点的时间等信息。“不报告的话,我们会认为是有问题的。”杨军凯说。

  如果没有收到飞机的回答,管制人员怎么做?

  杨军凯说,作为管制人员,会一直呼叫对方,“我们会按照它预计的飞行轨迹一直呼叫它。会让相关的航班进行避让,给它留出足够的空域,让出一个空中通道。”

  “黄金法则”

  珠海进近:南方3764麻烦在121.5(应急频)里面尝试叫一下东方5735

  (南方3764复诵指令)

  南方3764:东方5735,南方3764 121.5 叫

  (无线电持续沉默)

  南方3764:东方5735,南方3764 121.5 叫

  在这段4分57秒的音频中,据经济观察报报道,14时53分,珠海进近再次请求南方3764在121.5(应急频率)里尝试叫一下东方5735。

  相关资料显示,121.5MHZ, 是航空波段上保留的一个用于遇险飞机通信的频率,也称国际航空遇险信号(International Air Distress,IAD)或甚高频守听(VHF Guard)。

  杨军凯介绍,121.5频率是管制员要长守的频率。这个是专属的应急频率,在出现应急情况时,可以对应急航班进行专属对接。“如果应急航班出现问题,会在这个频率里去呼唤,甚至是通话。呼唤的目的主要是不至于被其他航班堵塞频率。”

  他说,在管制指挥工作中,有2到3名工作人员参与管制指挥工作,“我们的主管席以及总监控席会帮助我们监控飞机的航行情况。”话筒管制员主要负责监控雷达屏幕,使用无线电频率跟机组对话,进行飞机调配,另外一名助理席位管制员帮助做信息协调及辅助监控工作,比如“飞机出现应急情况时,旁边的助理席位管制员会通过内控电话将应急信息传达给空军,相邻管制单位或其他部门。”

  李佳告诉澎湃新闻,当飞行员飞行时,会同时守听两个频率,一个是主用的,一个是应急的频率,即121.5MHz。

  “这段录音可以听出,里面有很多飞机尝试在不同的频率呼叫东航mu5735。对于飞行员来说,这个操作叫作‘盲发‘,即通信失联的情况下尝试不断在周边不同的频率尝试呼叫这架飞机。”李佳说。

  李佳说,如果对方飞机出现了紧急情况,还能回答的状况下,会直接跟管制员报告现在的状况,“对方飞机可能会回答‘Mayday‘或者’Panpan‘这些比较专业的术语,来表示现在的状况是怎样的。”

  但MU5735在失联前,通讯一直正常,机组人员没有挂出任何的紧急代码。飞行员没有发出求救信息,可能面临哪些情况?

  李佳告诉澎湃新闻,对于飞行员来说,飞机遇到故障的时候,按“黄金法则”,即按飞行、导航、通讯的顺序去处理故障。当发现故障和意外情况时,飞行员第一时间先将飞机状态控制好,其次才考虑到导航的问题,即“我现在在哪里,飞机往哪个方向飞”,最后有精力的时候,才会跟管制员联系报告当前情况。”

  李佳推测,当时MU5735的飞行员可能急于处置故障,“发生得很突然。”

  澎湃新闻查询发现,《中国民航报》曾刊登《飞行的“黄金法则”》一文。文中介绍,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在各自的训练手册中对飞行员提出了很多安全建议,其中“黄金法则”是飞行员必须遵守的基本飞行规则。

  文中解释,飞行的“黄金法则”为操纵、导航、通信。在飞行的“黄金法则”中,飞行员首先要知道,在任何条件下总是保证有一名驾驶员在控制和监控飞机飞行,要适中保持飞机驾驶舱里“总有一人抬头。”不论是自动飞行,还是手动飞行或遇到不正常情况,飞行员在任何时候都要先操纵飞机,并按照操纵、导航、通信、管理这一主次顺序进行飞行和精力分配。

  文中表示,在确保正确地操纵、导航飞机后,飞行员应该在合适的时机保证通信畅通,并使用标准用语。机组沟通包括飞行员与管制员、飞行员与飞行员、飞行员与客舱乘务员的沟通。

  出现了更紧急的情况怎么办?文中作者表示,遇到特殊情况要尽可能利用资源寻求帮助,“在飞行领域,既没有绝对的安全,也没有捷径可走。”文中作者写道。

  “屏幕上消失的不是信号,是生命”

  杨军凯告诉澎湃新闻,按照新闻发布会公布的信息来看,飞机从突然下降高度到从雷达屏幕消失,机组一直没有和管制员通过话,当时的飞行员也根本没有时间去设置紧急代码。

  “如果设置了紧急代码,我们雷达屏幕上的这个航班标签会一直闪烁,这样就会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就知道这是一个比较危急的航班。”杨军凯进一步解释。

  2022年1月20日,川航A330/B6535号飞机执行3U8884北京至成都航班,于飞行途中出现单发动机失效故障,曾于14:39挂出“7700”紧急代码。

  杨军凯分析称,看到飞机突然下降高度的话,作为管制员第一反应可能是“飞机座舱失压”,需要紧急下降。如果叫不到,第二个反应是,“可能认为它是无线电失效了,或者机组有可能比较忙”,这时管制人员会按照程序去121.5赫兹应急频率里呼叫它。

  “屏幕上消失的不是信号,消失的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是我们的学弟学妹,学长学姐,更是我们的战友,我们的亲人。”杨军凯说,作为曾经做过7年空管工作的人,遇到这种情况,“管制员也会吓到,对(民航从业者)来说也会有很大的心理创伤。”

  杨军凯说,他曾经在值班过程中,遇到两架飞机在同一高度汇聚飞行,导致雷达标签“红色闪烁”,“你会觉得两架飞机会相撞,需要立即指挥两架飞机改变高度及航向进行避让,防止他们相撞。”

  李佳说自己会在每次在起飞前演练每一种故障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处理流程,对QRH(快速参考手册)的每一个检查单都能倒背如流。但他希望我永远都用不到,只想每次落地时都跟妻子、家人报备一声“我落了”。

  回看自己的职业生涯,杨军凯仍然认为航空工作是一份神圣的职业,“神圣和挑战性并存,我现在还有同学在从事一线指挥工作,也在不断提升自己。”



Ê·5£:™Mbbs.lianzhong.comH\ng5Q Ä


低 调 做 人, 高 调 做 事 !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