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牌的中国化历程
清代晚期,一种叫做麻将的棋牌游戏正在此时开始定型并逐渐形成今天的样式。最初,麻将多用陶瓷、竹骨所制,进入民国后,又诞生了胶木麻将。受此影响,国人又将扑克的内容移植到了麻将的载体上,这便是本文此前提到过的“麻将式扑克”。
笔者所藏两套扑克,其一为骨面竹背,20世纪四十年代全手工制作,全套共计56张,其二为纯竹手雕,属20世纪五十年代制品,全套56张。两副扑克牌的图案内容与今日扑克牌大致相同。此外,笔者还曾见到过两套新中国成立前后所生产的胶木扑克,主题分别是庆祝新中国成立和中苏友谊万岁,时代特征鲜明。至20世纪六十年代,扑克牌再次回归纸版,直至今日。(宋佳)
[ 责任编辑:李臣 ]ÚYÊAåIÖibbs.lianzhong.comàÿþ¸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