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重大科创项目捷报频传 为经济发展再添“硬核”底气 [复制链接] 查看:29回复:0

1#
分享到:

2025年11月14日 11:11:01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国多个科技创新项目迎来阶段性成果,涉及航空、物流等多个领域,它们正在或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小的改变。

3D打印涡喷发动机完成首次单发飞行试验






记者13日从中国航发集团获悉,由中国航发自主研制的3D打印极简涡喷发动机,圆满完成首次单发飞行试验,标志着3D打印发动机在工程应用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本次飞行试验持续30分钟,飞行高度达6000米,最大飞行速度0.75马赫,发动机全状态工作,各项工作参数无异常。该款发动机采用3D打印制造技术,整机超过四分之三重量的零件均采用3D打印制造,大幅减少了零件数量,实现了轻量化、高性能的设计目标。

中国航发动研所总师办主任 米栋:可为巡飞弹、无人机、靶机等平台提供新型动力解决方案,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再迎丰收






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国能共享号”最近迎来新一轮丰收。这座“海上发电、海下养鱼”的一体化平台,采用三立柱半潜式结构,呈正三角形布局。平台边长约70米,总高24米,重量达4900吨,相当于3000多辆小汽车的重量。平台中央是容积一万立方米的六边形养殖网箱,目前养殖着3.5万尾大黄鱼。平台每年发电量可达1600万千瓦时,以火电供电碳排放计算,每年可减少约1.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亚洲最大航空货运枢纽 国际航班破万架






11月12日,位于湖北省鄂州市的亚洲最大航空货运枢纽——花湖国际机场,2025年国际货运航班突破一万架次,同比增长93.6%。作为亚洲唯一专业货运机场,花湖国际机场跑道下埋设了5万多个光纤传感器,构建全球密度最高的跑道感知网络,可实时捕捉飞机滑行数据、监测跑道状态,实现跑道入侵预警等20多项智能化功能。机场转运中心配备52公里长、时速2.7米/秒的智能分拣线,每小时可处理超28万件包裹,分拣准确率达99.99%,实现“货到即走”的高效物流体系。

我国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我国已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今年以来,6G推进组开展了沉浸式通信、无线智能化等五大技术方向的57项测试。目前6G已进入国际标准研究阶段,预计2030年前后启动商用部署。

世界最大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成功开伞

11月12日,我国首个高空风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核心装备——世界最大5000平方米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试验场成功开伞,完成全部预定试验内容并成功实现空中收伞。




记者来到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全球最大高空捕风伞实验测试现场,随着氦气球的慢慢升空,牵引着展开面积达5000平米的捕风伞缓缓打开,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伞梯式陆基高空风力发电项目试验取得重要进展。这个看上去像大风筝的捕风伞能够在300米以上高空捕获风能,再通过这条牵引缆绳,拉动地面的发动机转动发电。此次试验分别实现了5000平方米和双1200平方米做功伞开收伞试验。



高空风能作为尚未规模开发的新能源“无人区”,具有风速高、风向稳定、风能密度大等优势,蕴藏着巨大潜力。目前主要有陆基和空基两种技术路线。空基高空风力发电是把轻型风力发电机搭载在轻量级飞行器上飞行,空中发电。此次试验的是陆基高空风力发电,是利用在空中展开的做功伞捕获风能牵引地面发电系统做功发电。®Ðÿ]i“ÕPI~bbs.lianzhong.com cÁâ{+·¹ ›
本主题由 管理员 0151 于 2025/11/14 18:33:13 执行 首页推送 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