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批评家亨利·路易斯·门肯的回信
简单来说,您的问题就是:我从生活中获得了哪些满足?我为什么要不断地工作?我不断工作和母鸡不停下是同样的道理。每个生命隐隐之中都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这种冲动促使他积极活动。生命的本质就是生存下去。什么事都不做其实是非常痛苦的,也会危害机体健康,除非是剧烈活动之后需要恢复体力——事实上,人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只有垂死之人才会无所事事。
当然,个人能从事什么具体的活动是由他的先天禀赋决定的。换句话说,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我不能像母鸡那样下蛋,因为我生来就不具备下蛋的遗传基因。出于同样的原因,我当选不了国会议员,不会拉大提琴,也没有在大学里教形而上学,更没有在钢铁厂当炼钢工人。我做的只是我感到最得心应手的事情。碰巧,我天生就对各种思想有着强烈的兴趣,喜欢思考。我恰好又比一般人更有语言天赋,能把思维诉诸文字。就这样,我成了作家和编辑,一个编制和经营思想的人。
这一切几乎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我所做的一切都不是我自己的选择,而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少年时代的我对精确的数据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始终是次要的兴趣),很想当一名化学家,而可怜的父亲却想让我从商。有时候,我也跟其他穷人一样,总想着靠小聪明赚大钱。但我最终还是当了作家,而且终生也不愿改变,就像奶牛一生都在产奶一样,尽管产杜松子酒似乎更符合它的个体利益。
我比大多数人要幸运得多,因为从少年时代起,我就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衣食无忧——哪怕没有报酬,我也乐意去做。我相信,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幸运。多少人迫于生计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尽管我和其他人一样历经人生困苦,但生活还是非常轻松和愉快。因为即使在困苦中,我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给我带来极大的满足感。总的来说,我做的都是自己喜欢做的事。至于这些事对别人有什么影响,我不关心。我写作和出书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为了满足自己,就像奶牛产奶不是为了让奶牛场主赚钱,它也是为了满足自己。我觉得我的大多数想法都是合理的,但这无关紧要。世人可以接受它们,也可以不予理睬,反正我已经从“孵化”这些想法中找到了乐趣。
除了喜欢的工作,我还从赫胥黎所说的“家庭情感”——与家人和朋友的日常交往——中找到了幸福的秘诀。我家曾有过一段苦日子,但家人从来没有为此争吵过,也没有真正受过穷。不管是跟母亲、姐姐还是和妻子在一起,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跟我交往的人大多是故交。有些已经相识三十多年了。相识不到十年的朋友我很少引为知己。和这些朋友在一起,我很开心。工作之余,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去找他们。我们志趣相投,世界观相似。他们大都像我一样喜欢音乐。音乐带给我的快乐,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光阴荏苒,我对音乐也愈发热爱。
至于宗教信仰,我不信任何宗教。长大之后,我从未有过任何信教的冲动。我的父亲和祖父都是不可知论者,尽管我小时候也上过主日学校,接触过基督教神学,但从未有人要求我信教。父亲认为我应该对基督教有所了解,但他显然没有指望我会接受基督教。他很了解我的想法。我在主日学校里学到很多赞美诗,同时也强烈地意识到基督教信仰和上帝的荒谬可笑。从那时起,我读了很多神学著作(也许比一般的牧师读的还要多),但从未发现有什么理由能改变我对基督教的观念。在我看来,基督徒对上帝的膜拜是一种卑贱而非高尚的行为。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他应当被千夫所指而不是受万人敬仰。我在这个世界上极少看到所谓的上帝有多么仁慈。相反,在我看来,他的所作所为恰恰表明他是一个愚昧无知、邪恶残暴的家伙。说这句话,我无愧于良心,算是非常客气了,其实他对我本人还不错,但是我受不了他对其他人的残酷折磨。要我敬畏一个操控战争与政治、灌输神学又带来癌症的上帝,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不相信永生,也不追求永生。永生不过是卑鄙之人幼稚的一厢情愿罢了。基督教所谓的永生只不过是一种手段,用来报复世上过得更好的人。我不知道人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估计没什么实际意义。我只知道自己的人生经历非常有趣。即便在生活中遭遇挫折,也是一种乐趣。此外,挫折可以让人愈挫愈勇,这正是我最钦佩的品质。我认为,最高尚的人就是与上帝抗争并最终战胜上帝的人。我无意做世界上最高尚的人,死后我甘愿化为虚无。毕竟好戏终有落幕的时候。
路易斯·门肯
如何参与“评审团”?
我们希望你:
| 是一位认真的阅读者,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对西方哲学、哲学家与哲学史、生活的意义等话题感兴趣。
| 期待将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与更多人交流,甚至引领一种主张。
| 时间观念强,能够遵循我们的约定。
你只需要:
| 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你为什么想读这一套书,或者分享自己对 西方哲学、哲学家与哲学史、生活的意义等话题的观点和看法。
| 等待我们的回复。我们会尽快选取4位评审员,然后确认地址与联系方式,尽快将书寄出。考虑到篇幅和时间限制,每一位评审员会随机分配获得“威尔·杜兰特系列”(一套四本)的其中一本。
| 在两周内(从收到书之日起)将书读完,发回1000字左右的评论或读后感。
如果你被选中为当期阅读评审员,我们还将邀你加入“阅读评审团”微信群,让你遇到更多热爱阅读、认真思考的同路人。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一本免费寄送的书,换来这么多的要求,不值得呀。
但赠阅并不是“阅读评审团”的核心,我们所期待的,是让有意愿有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读者,有一个发表和交流的平台;是让那些原本灵光一闪、只有自己知道的思考,在鼓励和督促之下能够被文字所记录、被他人所阅读;是为了通过认真的讨论,让“热点”的潮水中多一些独立的、真诚的声音;甚至,是为了发现和培养新的书评作者,让我们以这种方式相遇,然后看到你从此不断成长。
你,来吗?记得在下方留言哦。h©ËÀe P`bbs.lianzhong.comð¡M÷eZ¤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