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畊宏被曝曾卖假燕窝,直播带货为何“翻车”不断 [复制链接] 查看:254回复:1

1#
分享到:

2022年09月01日 21:09 成都商报



  近日,主播辛巴爆料刘畊宏夫妇曾卖假燕窝。随后,刘畊宏方面发文致歉,表示此前合作的公司选品不够严谨。“刘畊宏道歉”的词条登上了热搜。

  连刘畊宏这样的当红主播都卷入了售假风波,令人大跌眼镜。不禁让人怀疑,难道这直播带货真的无法信任了吗?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电商营销模式,直播带货发展越来越火热,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直播带货具有线下销售不可比拟的优势,譬如可以快速扩大品牌知名度、给消费者带来沉浸式的消费体验……直播带货拓展了市场空间,拉动了消费,增进了经济活跃度,其正面价值不容低估。

  然而,直播带货行业火爆的同时,诸多乱象也在不断暴露。以主播“翻车”来说,这些年就如连续剧般不断上演。无论是顶流主播,还是草根网红,不少进入直播带货行业后,似乎就逃不脱“翻车”“塌房”的命运。由此而言,刘畊宏“翻车”看似偶然,其实并不意外。

  《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报告(2021)》报告显示,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反映的主要问题中,涉及产品质量问题的占32.35%,虚假宣传的占31.64%,价格误导的占30.21%。这些数据表明,产品质量、虚假宣传、价格误导等已经成了直播带货行业中的突出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直播带货的行业风气与生态环境。

  何以产生这些乱象?直播带货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自发兴起状态时,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或许难以避免,但这并不是可以姑息、听之任之的理由。及时发现乱象背后的成因,对症下药,方能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直播带货,诚如专业人士所言,本质上是一种口碑营销。主播用个人信用和品鉴能力通过带有“社交”性质的直播、短视频,向粉丝推荐自己认可的商品。从直播带货的特性上看,消费者与主播粉丝的身份大部分是重合的,消费者选购商品的决定,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主播的崇拜与信任。

  平心而论,直播带货中的消费者,在主播口碑引导下做出的消费决定,在一定程度上是非理性消费,不知不觉中就下了单,而其实作为消费者,他们可能并没有这么多的实际需求。

  针对粉丝们的消费心理,一些主播在带货时,为了增加销量,势必要放大、刺激、鼓励粉丝的消费行为。于是,部分夸张、虚假的宣传就在直播室上演了。有的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或以“最低价”诱导交易;有的上演剧本,假装为“回馈”粉丝执意卖“低价商品”,与工作团队吵架……类似作秀,无非是诱导消费者进行消费。

  演戏的疯,看戏的痴。演着演着,一些主播似乎忘了粉丝们的消费选择,其实是在以自己的信誉作信用背书。当粉丝们从亢奋中清醒,发现上当受骗,消费投诉纷至沓来之时,可能就是相应主播们的口碑崩坏之日。

  而且,随着直播带货行业的竞争加剧,低价难免成了主播们选品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假冒伪劣产品就会趁虚而入,进而增大主播“翻车”的几率与速度。如此,铁打的直播带货,流水的网红主播,“翻车”“塌房”的连续剧似乎没有停播的那一天。

  带货主播接连“翻车”,揭示了直播带货行业的潜在问题。必须加强法制法规建设,严格监督监管,加大平台责任,提升主播专业素养,才能还直播带货行业一个清朗的生态环境。否则,“翻车”的就不仅是网红主播,而可能是整个直播带货行业。‰áR…·½Y+}îbbs.lianzhong.comŽPQjf'»
|
2#


直播带假货
相关部门该好好管管了‰áR…·½Y+}îbbs.lianzhong.comŽPQjf'»


低 调 做 人, 高 调 做 事 !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