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春”应该如何“打”(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问) [复制链接] 查看:131回复:1

1#
分享到:

人民日报 文馨 唐嘉跃 2025-01-30 06:44




立  春


立春,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节气一般始于每年公历的2月3日至5日,今年始于2月3日。


立春的“立”代表开始。“春”的甲骨文描绘草木破土而出,代表生机。立春,预示着万物苏醒、草木萌发。


古代有“花信风”的说法,意即带有开花信息的风候,是一种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物候历。


迎春花开在立春第一候。迎春花,在我国有上千年的栽培史。迎春常与连翘混淆,一种分辨的方法是:迎春花每朵6个花瓣,连翘每朵4个花瓣。


樱桃花开在立春第二候。樱桃树春初开白花,繁英如雪。


望春花(玉兰)开在立春第三候。玉兰花大味香,被我国一些城市选为市花,白玉兰就是上海的市花。


在很多地方,立春俗称“打春”。用“打”搭配“春”字又当何讲呢,这个春又该怎样打?


翻书寻源,这个“打”字的背后是由来已久的仪式。简言之,“打春”源自打春牛。


传说中,东夷族在首领少暤的带领下迁居黄河下游,从游牧改为耕作,由他的儿子句芒管理此事。句芒烧草灰确认春天来临准备播种时,犁田的老牛却仍在冬眠。有人建议用抽打让老牛起来耕田,但句芒说牛是帮手不能虐待。他让人捏成泥牛,挥鞭抽打,鞭声惊醒了老牛,老牛便跟随人下田干活了。后来,句芒被尊为掌管草木生长督作农耕的神祇,他看灰立春、鞭挞土牛的做法也积淀成人们判断时令及时耕作的习俗。


在周代,立春之日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人们沿袭句芒的办法,制作真牛大小的泥牛,鞭之以督春耕。


在汉代,鞭打春牛迎春已经相当流行。《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立春之日要“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


唐宋时期,鞭春牛的仪式在全国上下同时进行,更为盛行。春牛被打碎后,人们争抢落下的土块带回家,或放于田中或置于牲圈,讨个吉利。


清朝时,出现了竹木骨架的纸牛,牛肚里放入五谷或小牛犊。此外,人们还会制作“芒神”牧童,来增加“打春”的欢乐气氛。


立春之日打春牛一脉相承,但制作春牛的时间历朝历代不尽相同。而且春牛在形象与做工上也非常讲究。比如,牛身涂以代表五方之色的五彩;牛高四尺,象征春夏秋冬;牛长八尺,寓意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牛尾一尺二寸,代表十二个月份等等。


立春之日打春牛,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一些地区的立春民俗活动中,人们又扬起了象征“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鞭子”。在春天降临的时刻,“打春”打出的是欢腾与喜悦,吉祥与祝福。¤$ŸWú  ¬¡jbbs.lianzhong.com=ÖôVïØ΢d
❥·.¸¸.·✎  透过滑落指尖的光阴,细品岁月无恙的静好……

【游戏大厅版区】欢迎您!
|
2#

还有几天就是立春了
我们这里有句话叫
打过春赤脚奔¤$ŸWú  ¬¡jbbs.lianzhong.com=ÖôVïØ΢d


低 调 做 人, 高 调 做 事 !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