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安徽医科大学,取得新突破 [复制链接] 查看:80回复:1

1#
分享到:

2025-10-09 13:34    光明网




  直肠癌是常见的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具有侵袭性强、易转移等特点。近日,安徽医科大学科研团队在放射免疫治疗领域取得突破:该校基础医学院裴佩副教授指导本科生团队,研发出一款新型“产氧纳米酶调节剂”,为改善肿瘤放射免疫治疗带来全新突破。

  放疗是当前直肠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疗效常受到肿瘤缺氧微环境的限制。缺氧会降低放射线诱导的DNA损伤效率,削弱放疗杀伤作用,成为肿瘤放疗抵抗的重要因素。此外,放疗诱导的免疫反应具有“双刃剑”效应,部分患者疗效受限。

  因此,解析肿瘤氧微环境(TOME)与免疫微环境在放疗中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对其进行调控,将为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提供新视角。在研究中,该团队发现,放疗后肿瘤缺氧的加剧会导致T细胞耗竭。

  该团队自主构建了锰掺杂的金铂双金属纳米酶,通过负载高活性的金属酶模拟结构,赋予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可在肿瘤局部分解过氧化氢产生氧气,显著缓解肿瘤缺氧微环境,进而提升放疗敏感性。




  产氧纳米酶的工作原理

  同时,纳米酶中释放的元素可增强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并能恢复T细胞免疫功能。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该策略联合放疗后可使小鼠肿瘤体积降低超过50%,并有效抑制肿瘤远端转移,展现出良好的治疗前景。



  

团队成员在进行数据分析与交流。(孙朋辉摄)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由本科生组成的课题团队牵头完成。

  放射医学专业本科生何青作为团队队长,带领成员积极合作,在指导老师和平台的支持下,形成了分工明确、协同推进的科研模式。

  从纳米材料设计、药物递送机制研究,到动物模型构建与免疫机制验证,团队完整地完成了从材料开发到体内评价的全链条研究,并突破多项关键技术难题。

  相关研究成果不仅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发表在多个国际期刊上,还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3项。



本科生团队队长何青在进行实验。(孙鹏辉摄)



  “科研过程虽然艰辛,但能将实验成果用于未来转化是我们最大的动力。”何青表示,课题团队将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继续推进产氧纳米酶平台的临床前研究,拓展其在肺癌、乳腺癌等多种实体瘤中的应用前景,为我国肿瘤综合治疗技术的自主创新贡献力量。
Þù£Ãh?PG¸bbs.lianzhong.com†Kc5¶üMCÄ
本主题由 版主 w9420_1314 于 2025/10/9 22:22:42 执行 审核帖子 操作


低 调 做 人, 高 调 做 事 !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

|
2#

祝贺安徽医科大学科研团队在放射免疫治疗领域取得突破Þù£Ãh?PG¸bbs.lianzhong.com†Kc5¶üMCÄ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