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
《寻雍尊师隐居》
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
今天的中国大地上还有没有隐士?自古有所谓“小隐于野,大隐于市”,而不论小隐还是大隐,其中又有真隐与假隐。如果是真隐,今天还有没有山林可隐?当隐居已成奢侈,更应问的是还隐不隐得起?或许今天很多人所谓的大隐于市,也只是无奈之举,甚至有可能成为雅俗两不误的借口。
能像古代诗人那样,赴一趟深山寻隐之旅,且将寻隐本身当成一次的修行人,于今不知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