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论坛

首页 » 联众生活 » 热点话题 » 定了!明年上半年!
w9420_1314 - 2020/12/25 21:03:28

2020年12月25日 17: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国计划2021年上半年发射空间站核心舱,而后接续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目前,核心舱已经基本完成测试的全部工作,航天员乘组已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

12月25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交接仪式在湖南韶山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建平在出席交接仪式时表示,我国将于明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用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

周建平说:“核心舱发射入轨以后,我们还将相继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

据了解,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将对空间站的新技术进行全面验证,如再生生保技术、机械臂技术等,航天员还将进行多次太空出舱活动。

2017年,随着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圆满收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任务——空间站建造全面展开,并计划于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根据飞行任务规划,空间站建造将分两个阶段实施。其中,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安排了核心舱发射等6次飞行任务。

1992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o4Tö* ×Çbbs.lianzhong.comÖë¯Ip­ÄÕì
w9420_1314 - 2020/12/25 21:04:35

韶山民众喜迎“神十”返回舱落户



  中新网韶山12月25日电 (王昊昊)“今天我们韶山人感到非常振奋,为此特意赶来现场感受这一光荣时刻。”25日上午9时许,湖南韶山毛泽东广场上,距离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交接仪式还有近一个小时,65岁的韶山人刘郎就早已落座,等待仪式开始。

  记者在现场看到,偌大的广场上站满了各界代表,大批民众围着广场四周驻足等待仪式开始。他们中有背着小孩的年轻人,有互相搀扶着的老人,还有操各地口音的游客。他们有的手执小红旗,有的头戴写有“为人民服务”的红色帽子,有的举起手机等待拍下难忘时刻。

  上午10时,随着悠扬的音乐声响起,出席仪式的嘉宾为毛泽东铜像敬献花篮,交接仪式正式开始。据悉,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高约2.6米,直径约2.4米,重2吨多,将长期展陈于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据介绍,发展载人航天承载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可上九天揽月”的夙愿和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长期放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陈列,具有功能定位准、展陈条件好、意义价值大等优势,是对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情告慰,有利于载人航天精神与伟人故里红色文化深度融合,使飞天壮举与伟人豪情互相烘托。

  对当地民众而言,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落户韶山,是一份荣耀。“返回舱将在韶山长期陈列,这让我感到很荣幸,也意味着全国各地的人以后将可以在伟人故里韶山看到返回舱,见证国家发展的脚步。”刘郎说。

  为了如期看上交接仪式,刘郎和家人早上7点就出发,走了约8公里才赶到毛泽东广场:“路虽然远了点,大家还是非常愿意走过来。”

  整个交接仪式持续近一小时,当航天员代表张晓光和参加仪式的少先队员一起朗诵诗词《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时,现场民众也不由得朗诵起那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交接仪式结束后,民众纷纷走到返回舱前,一边听航天员代表张晓光介绍返,一边和返回舱合影。今年33岁的韶山人王兴拉着老婆合完影后,欣喜地发起了朋友圈:“我平时也很关注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国家航天事业。”

  “返回舱长期落户韶山,是国家繁荣昌盛、时代欣欣向荣的一种体现,也是韶山人的骄傲和自豪。”韶山人刘先生是一名天文爱好者,专程带着其刚学会走路的儿子参加交接仪式,“此次交接本质上是对伟人在天之灵的一种告慰,也告诫后人心中只要有目标、有蓝图,就一定要放手去拼搏,一定会实现梦想;我们的目光不能仅仅局限于地球,要将自己的远大理想置于浩瀚的宇宙。”(完)o4Tö* ×Çbbs.lianzhong.comÖë¯Ip­ÄÕì
1
查看完整版本: 定了!明年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