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论坛

首页 » 联众生活 » 热点话题 » 别了,袁老!记录那些送行者中令人动容的瞬间
w9420_1314 - 2021/5/24 13:05:32


2021年05月24日 11:59 上游新闻



  南方都市报消息,5月24日上午10时,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

  连日阴雨后,长沙天空放晴。上午9时许,袁隆平院士的学生邓启云博士随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一行抵达送别仪式现场,他告诉南都记者,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全体员工将到场送别袁老,更有众多学界院士和业界旧友,以及袁老母校西南大学、安江农校人士将赶来悼念。

  在群众悼念点明阳厅外,门前阶梯整齐摆放着花圈,两旁敬献的鲜花层叠堆放,白色的菊花、金黄的稻穗,在太阳下闪光。全国多地前来悼念袁老的群众,缓缓步入明阳厅,瞻仰袁老遗照,鞠躬默哀献花。

  连日来,一向以中庸、节制为修身之道的中国人,任凭自己内心的情感奔涌成河,缅怀、致敬、追思、倾诉……在雨中,在雕塑前,在网络上,用种种可能的方式送别国士,表达巨星陨落之恸。

5月23日,长沙市民自发前往殡仪馆送别袁隆平。南都记者 吴泽嘉 摄5月23日,长沙市民自发前往殡仪馆送别袁隆平。南都记者 吴泽嘉 摄

  长沙全城送别袁老

  悲恸的人群最早在长沙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汇集。

  5月22日13时07分,91岁的袁隆平院士在这里辞别人间,市民敬献的菊花很快排满了门诊楼外的台地,有金黄,有雪白,远看上去,像泛着日光的成熟稻田。

5月24日上午,排队送别袁隆平的人们。南都记者 吴泽嘉 摄5月24日上午,排队送别袁隆平的人们。南都记者 吴泽嘉 摄

  16时许,袁院士的灵车驶离医院,特意在他长期生活、工作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绕行一周,之后缓缓开往明阳山殡仪馆,一路上,人群夹道目送,车辆自发鸣笛。

  傍晚18时,长沙一位送鲜花订单的外卖员告诉南都记者,“已经买不到菊花了。”

  夜幕降临,悼念的花海中出现了很多黄色的玫瑰、向阳花,白色的百合、满天星、康乃馨……



  这一晚,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灯火长明,门卫没有阻拦冒雨吊唁的群众;6名大四女生是从毕业旅行的途中赶来的,深夜到湘雅医院时,附近的花店早已关门,便郑重地戴上党徽和校徽,在院门口久久肃立。

  同样的情景,在袁隆平院士的故里——江西省德安县也在发生,人们撑着雨伞前往由院士家乡老屋重建的袁家山科普教育基地;在袁院士的母校——西南大学,他的雕像同样被校内外人士的花束一道一道地围起。

  5月23日,根据袁院士“丧事从简”的遗愿和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不安排接待群众悼念,但仍有大批市民和外地人士“义无反顾”地前往送别,上午10时许,已致周边相关路段拥堵,只能进行交通管制。

  是日仍是细雨。

  许多人下车步行至殡仪馆大门前,各色雨伞紧密地串成一条长龙,沉缓地向前蜿蜒着,没人抱怨,尽皆肃穆。

  遗像所在的明阳厅外,鲜花堆积如山,不少都插有卡片或信件,写满自己的心里话。

  也有人打印了一张袁隆平在青色稻田中的工作照,不知是谁在这张照片上面,罩了一把透明的伞。



  当民心汇集成一道洪流时,人人可以观测到善的共振:

  23日这天,有出租车司机高高打起“停运”的灯,在前车窗上内贴上A4纸:“前往明阳山悼念袁老免费接送车”。

  有人一大早驱车从湖南浏阳赶来,带着5000个口罩,为祭奠袁院士者免费发放。

  有花店老板免费派送悼念鲜花,“袁院士值得我们尊敬,也是对孩子言传身教。”

  截至当夜22时许,这个名叫郭伟的小伙子还未离开现场,他对南都记者说:“袁院士为我们奉献了一生,我们奉献一天没什么。”

  全国网友寄托哀思

  也有人隔万水千山,而心意已至。

  有些悼念是朴素而庄重的,比如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开设的“袁隆平同志网络吊唁厅”,上线以来已有近1000万人次献花致祭。

5月24日上午,自发前往殡仪馆送别袁隆平的人排成了长队。南都记者 吴泽嘉 摄5月24日上午,自发前往殡仪馆送别袁隆平的人排成了长队。南都记者 吴泽嘉 摄

  有些悼念是充满才情的。袁隆平院士逝世后,许多网友用诗、文、绘画等自己擅长的方式寄托哀思。

  5月22日13时许,网友@谷鸟衔枝来 在个人微博写道:“那些与我们同时代的光芒熠熠的人物,其实和伴随我们的日月星辰没什么区别,平时你总不大会时常想起他们,你总觉得他们永远会在。然而他们却又和日月星辰不同,是西沉了就不再升起,划过天幕就不再回来。他的光芒照耀到的地方越多,你越会感到随着他们的离去,时代的一部分也随之定稿,后人翻阅时代的书页时,会清晰地看到这个天体陨落的注脚。”

  这则微博猛然撞进了很多人的心坎,获得了超过41万次转发和144万点赞。

  或许是与袁老生前既幽默又烂漫的性格相呼应,很多人选择用美术作品复现自己心里的袁隆平。

  有人画的是风度翩翩的袁爷爷在田间拉小提琴,小猫“袁花花”团在他脚边;更多的画作不约而同地表现了“禾下乘凉”——这是袁隆平挂在嘴边的两个梦想之一。

  工具的使用并不会限制画技,在广东湛江,有位小伙子用他擅长的烧火棍为袁老画像;另有一名来自内蒙古赤峰市的跑步爱好者,他用10公里的跑动路径,在地面上“画出了”袁隆平的头像。

  年轻人会通过自己的社群作出表态,传递哀思与敬意。

  在“Z时代”用户云集的哔哩哔哩网站,“up主”们以弹奏或演唱周杰伦的流行曲《稻香》来表达对袁隆平的敬意,“稻香”已经成为热搜关键词;在豆瓣,很多娱乐、文艺、生活等领域的小组将组标改成了黑白色。2¬9=jÂðbbs.lianzhong.comàz³&ð†|í
w9420_1314 - 2021/5/24 15:44:55

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举行 家属以书面形式致答谢辞



2021年05月24日 12:5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沙5月24日电 5月24日上午,“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袁隆平同志家属在告别仪式后以书面形式致答谢辞。

  答谢辞全文如下:

  尊敬的领导、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2021年5月22日,我们敬爱的父亲带着造福世界的梦想和对杂交水稻事业的无限依恋,不幸与世长辞了。他的去世,让我们感到万分悲痛。

  今天,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家父的追悼会,在此,我谨代表家属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家父病重期间,中央领导及相关部委领导同志,湖南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及省保健委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同志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厚爱,多次前往医院看望我的父亲。家父逝世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属给予了亲切慰问,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对他的后事给予了具体周到的安排,家乡九江市委、市政府,德安县委、县政府领导专程前来慰问吊唁。作为家属,我们心存感激,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在家父生病期间,给予家父精益求精的治疗和亲人般护理关怀的301医院及湘雅医院的领导和全体医护人员,是你们艰辛的努力与付出,使父亲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免受痛苦。

  家父年轻时就树立了“让天下百姓吃饱吃好”的梦想,并积极践行“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理想。在他职业生涯中,党和政府对于杂交水稻事业给予了高度的关心和支持,通过各级领导和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才使得父亲的“禾下乘凉梦”逐步变成现实。杂交水稻的国际推广,也得到相关国家、国际组织的密切配合和支持,父亲的“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也正在初步实现。父亲的艰辛付出得到了党和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由此获得共和国勋章以及三十多项国际国内大奖,在此我要对大家的通力合作表示感谢。

  家父去世后,社会各界自发组织悼念活动,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大家对父亲的敬重与爱戴,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家父在湖南农科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及安江农校工作期间,单位领导及同事也给予了默默的付出和倾力支持,使得父亲能够全身心的投身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中。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家父生前,对我们子女及孙辈关爱倍(备)至,他踏实做人,勤恳做事,使我们耳濡目染,受益终身。敬爱的父亲,您放心的走吧,我们会竭尽全力孝顺好母亲,培养好后辈,以此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并用我们的行动,回报社会。

  家父走了,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践行家父的理想。秉承您“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遗愿,砥砺前行,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再次叩谢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及来宾。

  袁隆平同志家属

  2021年5月24日


2¬9=jÂðbbs.lianzhong.comàz³&ð†|í
1
查看完整版本: 别了,袁老!记录那些送行者中令人动容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