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众论坛

首页 » 联众生活 » 热点话题 » 东北多地拉闸限电原因曝光 最大考验在后面
w9420_1314 - 2021/9/27 12:54:57

2021年09月27日 07:58 第一财经网



  东北某发电企业的一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即使有煤可烧,也要留给冬季。

  多重因素影响下,一些东北地区电力供应陡然紧张,缺电不仅造成工业生产受限,还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而即将到来的东北供暖季,又将对煤电供应造成新的影响。

  “大清早停水停电,家里一滴水没有,孩子饭没法做,马桶也冲不了”、“一家三天没洗脸没洗头没洗澡了”、“正在家上网课,时不时停电断网,没法上学了”。。。。。。近日,吉林、辽宁两省的一些居民在社交媒体上反映,突如其来的限电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9月26日下午,第一财经记者就停电问题致电国家电网热线,一位工作人员回应称“近期电力供应持续紧张,不能满足用电增长的需求,缺口特别巨大。为了保障供电安全,从本月23日起,吉林、辽宁两省对部分地区的居民用电等采取了较严格的拉闸限电。”

  红绿灯停了

  9月23日,沈阳市沈北新区和浑南新区部分区域限制供电,有道路因信号灯没电产生拥堵。

  一条现场拍摄的网络视频显示,一位市民驾驶小轿车穿过多个路口,架设的红绿灯均没有亮起,一路通行无碍。另一条视频显示,沈阳市多条路段出现交通堵塞,而除了车灯和零星的路灯,道路两侧的工业园区和小区一片漆黑。

  “我晚上7点34分收到小区停电的短信,但是家里7点30分就已经停电了,恢复时间也不说。即便要停电,也要提前通知,让我们做好准备吧。”一位家中意外遭遇拉闸限电的女士对记者称。

  9月26日晚间,吉林市新北水务有限公司在社交帐号发布消息称,按照国家电网要求,将执行东北电管局和吉林省能源局有关有序用电的精神,不定期、不定时、无计划、无通知停电限电,此种情况将持续到2022年3月份,停电、停水变为常态,因此会导致九站泵站断电而无法正常供水,近期会经常出现因停电导致的停水现象,望用水单位及居民及时做好储水准备,随手关闭水龙头。

  为防电网崩溃 执行拉闸限电

  9月26日,辽宁省工信厅召开全省电力保障工作会议。会议提出,随着辽宁经济快速发展,电力需求大幅增长。今年前8月,辽宁省全社会用电量1717.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7%。9月10日起,辽宁外来净受入电力大幅下降,电力供应压力进一步加大,已不能满足全部企业的用电需求。9月10日至22日,辽宁共启动6轮III级(负荷缺口5%-10%)和3轮IV级(负荷缺口5%及以下)有序用电措施,期间涉及23196户次企业,最大错避峰243.67万千瓦,用电影响范围限制在部分工业企业。

  9月23日至25日,由于风电骤减等原因,电力供应缺口进一步增加至严重级别,辽宁启动3轮II级(负荷缺口10-20%)有序用电措施,个别时段在实施有序用电措施最大错避峰416.92万千瓦的情况下,电网仍存在供电缺口。根据《电网调度管理条例》,东北电网调度部门依照有关预案,直接下达指令执行“电网事故拉闸限电”。拉闸限电不同于有序用电,是保电网安全的最终手段,用电影响范围扩大到居民和非实施有序用电措施企业。

  什么是“严重”级别?第一财经记者查阅《有序用电管理办法》,发现第十九条规定:各级电力运行主管部门和电网公司应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原则上按照电力或电量缺口占当期最大用电需求比例的不同,预警信号分为四个等级:Ⅰ级:特别严重(红色、20%以上);Ⅱ级:严重(橙色、10%-20%);Ⅲ级:较重(黄色、5%-10%);Ⅳ级:一般(蓝色、5%以下)。

  “现在拉闸限电是为了保障供电安全,否则一旦负荷过大,导致电网崩溃,将会出现大面积的停电,甚至损毁电网设备、引发火灾等后果。现在东北部分地区实行限电,至少能把停电的影响和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名国家电网工作人员回复记者称。

  电力缺口受火电、风电影响大

  多名资深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分析,电力缺口的背后,既有供应不足也有需求增长等多方原因。需求方面,东北近日天气转凉,体感温度十度左右,但是集中供暖又还没开始,因此许多居民会选择开空调、电热毯等方式取暖,居民生活用电需求增加;原本“金九银十”的生产旺季,加上经济复苏,工商业用电需求增加。

  “风速低时,风电发电量大幅度下降,甚至不发电。风速的三次方与发电功率成正比,由于天气原因,近几日风速较低,所以出现了风电贡献电量显著下降。”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孙李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同时,煤炭价格今年以来一路走高,动力煤价格达到了多年未见的上千元一吨的水平,严重偏离了电厂盈亏平衡点,煤电厂越发电,亏损越大。

  这在官方发布的多个文件中得到印证。

  国网沈阳供电公司于9月23日发布的通知中提到,近期,受联络线净受能力下降、煤电价格居高不下导致发电厂出力下降等因素影响,辽宁电网供需形势趋紧,短时间内存在电力供应缺口。同日,国网吉林供电公司、国网通化供电公司也在通报中作出解释:近期,受电煤紧缺、火电机组停机容量大、新能源发电电力偏小和电力负荷增长等因素综合影响,东北电网电力供应持续紧张。

  事实上,包括东北地区在内的国内多个省份,今年都受到了以火电为主的能源结构的制约。吉林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吉林省发电量1018.83亿千瓦时,增长7.7%。其中,火力发电量约750亿千瓦时,风力发电量约130亿千瓦时,水力发电量约94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量约45亿千瓦时。可见,火电仍是主力。

  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显示,9月16日到9月23日的一周里,动力煤价格已经达到1086元/吨(热值为5500大卡),同比上涨近一倍,较年初上涨56.26%。

  “临近供暖期,为了储存供暖期所需要的煤炭,很多火电厂已经停机了。现在我们厂还在高位运行,但也已经申请双停来积攒煤炭了。”东北某发电企业的一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即使有煤可烧,也要留给冬季。

  即将进入冬季,东北地区仍将面临严峻的电力保障形势。

  辽宁省电力保障工作会议要求,全省工信厅要加强有序用电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有序用电实施到位,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电网公司要延长有序用电负荷缺口预测时间和预警等级发布时间,扩大告知范围。发电企业要站在履行社会责任的高度,增加用电高峰时段发电能力。号召全体电力用户能够在电网用电高峰时段科学合理安排用电、实现错峰用电、节约用电等。¸ Z%¤ßr[Xbbs.lianzhong.comAfËqW
w9420_1314 - 2021/9/28 11:46:29

停电为何无法提前通知?“拉闸限电”七大焦点解读



2021年09月28日 10:58 新京报


  煤价高位运行、电煤紧缺,东北地区出现用电供需紧张局面。9月23日以来,东北多地发布限电通知,称若电力紧张情况没有缓解,限电工作可能会持续。

  针对当前供电形势,国家电网公司于9月27日发布公开消息称,将综合施策、多措并举,保障基本民生用电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

  为何近期会出现供电短缺?停电为何无法提前通知?煤炭紧缺情况下今冬供暖是否能保证?新京报记者就此次拉闸限电事件中的焦点问题一一解读。

  焦点1

  此轮供电短缺是否与能耗“双控”有关?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能耗“双控”,即既控制能源消耗强度(也称单位GDP能耗,能源在创造经济产值时的利用效率),也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这一提法把各地节能指标纳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倒逼转变发展理念。

  近期,部分省份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能耗双控”下的考核压力被不少分析指为供电短缺的背后原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韩雪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能耗“双控”对各地的压力是有的,去年年底个别地方也出现过通过限电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情况,但对此轮供电紧张不是主要原因,更不可能为此对民生产生影响。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能耗“双控”情况下的用电紧张,通常是通过有序的限电来实现的。部分并没有被列入到“双控”指标红灯的省份出现限电情况,大部分还是因为电力供应偏紧造成的。

  对此,已有省份给出明确答案。广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刘文胜9月27日回应,本轮错峰用电主要是高温“加持”电量负荷双增长、省内机组发电能力有限等因素造成,并不是因为能耗双控工作。

  对能耗双控工作,广东省避免“一刀切”做法,对未批先建等“两高”项目依法依规采取停工、停产整改等措施;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时,优先保障居民生活、服务业等用电,重点限制“两高”企业用电。

  焦点2

  近期为何会发生供电短缺?

  火电常年都是供电主力,占全国发电总量的七成以上。吉林省在9月26日晚发布的官方消息称,“近期电煤短缺、供电紧张。”

  为何会出现电煤短缺的情况?韩雪表示,全球范围的大宗商品涨价以及中国疫情恢复情况好于全球平均水平,使得我国的工业生产需求旺盛,强势扩大了用电需求和煤炭消费需求。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通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煤炭消费量约21亿吨,同比增长10.7%。同期,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19.5亿吨,仅同比增长6.4%。此外,全国主要港口合计存煤6298万吨,同比下降8.3%。

  韩雪还表示,“全球范围的能源价格涨价和煤炭供需偏紧,进一步推高了电煤价格。”

  从煤炭的绝对价格来看,当前我国煤价已处于2008年以来的高位。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9月24日发布的中国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9月16日至9月23日的一周,电煤采购价格已经达到1086元/吨(热值为5500大卡),同比上涨近一倍,较年初上涨56.26%。

  “煤价和电价的倒挂严重且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尤其是在迎峰度夏后,电厂发电的意愿较低,库存水平也较低。”韩雪说。

  水电是火电之外的第二大供电来源。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前5个月,水电占全国总供电量的11.6%。不少专家表示,今年水电发电量不积极也是供电短缺的重要原因。

  焦点3

  为什么会对居民拉闸限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20年度,国内居民用电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14.6%。

  对于东北限制居民用电的原因,国家电网客服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已经首先对非居民执行有序用电,但是在执行后仍存在电力缺口。为了不造成大面积停电,才采取了对居民限电的措施。

  韩雪向记者表示,和限制其他电力负荷的必要性相似,限制居民用电也是为了防止电力缺口的出现导致电网损伤进而影响更大范围的用电,但前提是工商业等位序低的负荷已被切除。

  “居民用电在我国电力保障的优先序中位序很高,仅在工商业限电仍无法弥补用电缺口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对居民限电。”

  东北当前究竟面临多大的供电缺口?记者梳理发现,辽宁、黑龙江两省均从9月10日起就出现电力紧张情况,分别启动多轮Ⅲ级(负荷缺口5%-10%)和Ⅳ级(负荷缺口5%及以下)有序用电措施。从9月23日开始,电力紧张情况加剧,两省分别启动Ⅱ级(负荷缺口10%-20%)有序用电措施。

  焦点4

  电力供应缺口大还不拉闸,

  会损伤电网设备吗?

  9月26日,辽宁省召开的电力保障工作会议指出,7月份以来,由于发电能力大幅下降,辽宁省电力短缺。9月23日至25日,电力供应缺口进一步增加至严重级别,“东北电网调度部门依照有关预案,直接下达指令执行‘电网事故拉闸限电’”。

  “如果不限电,则会造成电网的频率下降,损害在网的设备,也会造成更多的可以正常发电的设备脱网,进而产生更大的电力缺口,甚至可能造成电网的解裂。”韩雪说。

  彭澎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当发电端和用电端之间出现不匹配,“此时要么提高电力供应,要么就需要切掉一部分负荷,也就是拉闸”。

  韩雪表示,电力的供需是瞬时平衡的,如果储电则需要向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转换。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成熟度较高、成本较低的大容量、长周期储能的形式。因此如果电力供应存在较大缺口,为防止波及更大范围的用电和发电,限电是最后的手段。

  对此,国家电网公司在9月27日下午表示,将全力维护供用电秩序稳定,保障基本民生用电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

  焦点5

  为何无法提前通知停电?

  当一定时期内常态化供电短缺时,供电公司为何无法提前通知、有序断电?

  国家电网客服告诉记者,当地供电公司给出的答复是,由于电力供需紧张,情况紧急,可能出现无法提前通知到用户的情况。

  韩雪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根据《有序用电管理办法》,启动Ⅱ级有序用电措施意味着该地的电力负荷缺口已经达到10%—20%,但这仍然没能填补缺口。根据《电网调度管理条例》,东北电网调度部门依照有关预案,直接下达指令执行“电网事故拉闸限电”。

  “根据相关法律和行业操作规程,有序用电或常态化供电短缺的情况下限电是需要提前通知的,且会有相关预案。在无法提前预测或更紧急的情况下,为避免更大的故障,需要紧急切断负荷,且事故越紧急,通知的窗口期会越短。”韩雪表示,限电通常会出现在用电的高峰时刻,如上午10点或晚7点到9点。

  辽宁省9月26日召开的电力保障工作会议要求,电网公司要延长有序用电负荷缺口预测时间和预警等级发布时间,扩大告知范围,便于用户提前安排用电计划。

  针对近期多地拉闸限电的情况,国家电网公司在27日下午的公开声明中还称,将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需求响应与有序用电方案,及时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全力维护供用电秩序稳定。

  焦点6

  在煤电短缺的情况下,

  风电、天然气等为何没能顶上来?

  记者注意到,在黑龙江的官方解释中提到,进入9月份,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电力需求屡创新高,加之供暖期前的设备检修、火电机组发电能力受限、新能源发电减少等因素影响,造成电力供应紧张。

  特别是9月23日以来,“东北电网水电减少、新能源发电不及预期”,造成当地电力严重缺口,拉闸限电的影响已经扩大到居民用电。

  如前所述,作为火电之外的第二大供电来源,水电今年的发电量不积极,今年前5个月,水电仅占全国总供电量的11.6%。

  韩雪表示,国际市场的天然气价格和煤炭价格上涨的趋势相似,导致全球天然气供需也十分紧张。“我国天然气需求约一半需要进口,在价格飞涨和供需紧张的情况下,天然气也会和煤一样供应紧张。”

  “与水电类似,风电瞬时的发电量取决于当下的风速情况,且风电总体占全国和东北的发电比例很低,2020年风电发电量占东三省用电量的比重不足11%,目前对于整体电力供需影响不大。”

  焦点7

  煤炭紧缺,今冬供暖能保证吗?

  按往年规律,10月中旬是东北地区正式供暖的日子。在煤炭供应量紧张、部分地区电采暖的情况下,今冬的供暖如何保障?

  彭澎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以现在这个形势看,煤的价格恐怕很难快速降下来,紧张的局面应该还会持续。”韩雪也表示,国内煤炭总体供需紧平衡的态势会持续到冬季。

  “因此,国家需要尽快保障煤炭生产、进口和供应来开源,以控制新上产能过剩的高耗能项目、提高能效、加快多元化的电源建设等办法来节流,通过开源和节流这两方面的工作来保障冬季采暖用煤的有效供应。”韩雪说。

  目前,黑龙江省已在官方通报中指出,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明确要求全力保障基本民生用电需求,确保冬季居民住上暖屋子,并积极组织检修停运机组恢复并网运行,提供发电用煤保障。

  9月25日,东北地区相关企业在北京集中签署了煤炭中长期合同,涉及东北区域主要煤炭生产企业、保供煤矿和东北地区重点发电供热企业。此次签约后,东北地区发电采暖用煤实现中长期合同全覆盖,相当于用一份中长期合同为东北地区采暖季的民生用煤“打了包票”。

  记者注意到,近期国家发改委也开展了相关工作,加快释放煤炭产能,包括组织保供煤矿产能核增、支持保供露天煤矿接续用地、补签煤炭中长期合同等,全力保障今冬明春采暖季煤炭安全稳定供应。


¸ Z%¤ßr[Xbbs.lianzhong.comAfËqW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北多地拉闸限电原因曝光 最大考验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