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给【联众有爱】视频征集活动配音的时候,我正感冒中,鼻音很重无法录播,原不打算就此影响了子清的成绩,可当我点开视频作品的那刻,就像浑身打了鸡血,待在里面挪不开步了。配音,本人不是第一次,却是很感兴趣的一次。起初,我只是认为我水平一般,只想着既然做了就认真去做好,直到听到众人的点评,看到大家除了对作品制作赞不绝口外,还听到很多声音是来自对配音的肯定,我感觉整个人有点飘了。说到配音和有声小说,去年我还专门去网上课程学了几个月,不说很专业,只能说是一只脚迈进了门。专业老师的讲解,辅导,纠正,让我对配音行业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后来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放弃了继续学习这门知识。
若将配音水平设定为三级:牛(满意)、牪(很满意)、犇(非常满意),我想给自己定位在有点牛,大众点评打出的分是牪,而子清的举牌则是犇。我自认为和“犇”差得太远,心里清楚的知道,一个优秀视频作品的诞生,是对很多工序反复敲磨,是诸多优秀元素碰撞而成的。征文中作者绝佳的文笔(编剧),出彩的视频构思创意与后期制作(导演),让联众优秀征文视频化新颖的创意和超有眼力劲儿的活动投资方(制片人),以及最后的配音(演员),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彼此成就的同时书就了大大的“犇”字。就像《流浪地球》让屈楚萧火了,但从资金的落实到国际范儿的特效,若没有吴京等一众电影人的努力筹划与砥砺前行,就没有后来很牛很牛很牛的《流浪地球》。无论什么行业,无论做什么,只要每个人都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就如同在牛群中奔跑,方现“犇”的景观。
配音和有声小说行业看似简单,其实难度很大,要想取得成功,就得付出很多努力。必须苦练基本功,掌握一定的发声方法,还要熟悉作品,融入角色中。有时候录一个小时的东西,要花费几乎一天的时间来完成。有机会我还要继续学习这方面的课程,让自己真正的“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