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参加了植树节的志愿者活动。在返程途中,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领导想核实一下前去的人员是否全部坐到了车内(皆为同事私车,未随意动用公车),因此,领导就问我们某同事的电话号码,我立马作了回应。坐在车内后排的另外一位同事当场赞扬我记性好,我苦笑了一下。
随后,我们几个就记忆力的问题事闲聊了起来。
我先解释,单位有两位同事的号码比较接近,一开始老是搞错,因而时常打错电话。后来,我就强迫自己记住了。
同事好奇,问我采取了啥好办法。
“一位同事的尾号为02,恰好他单名,不就对应上了吗?另外一位同事姓黄,可偏偏他的尾号为06,自然也联系上了。” 哈哈。车内响起一片笑声。
同事又感叹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记忆力越来越差,一发而不可收拾。
我们都有同感,同时认为这是普遍现象,劝他别多想。
联想自己十多年前在老单位的时候,正当而立之年,年中、年终的各类经营数据几乎脱口而出,根本不用看准备好的稿子,而如今却对数字特别反感。
同事极力安慰我。我一边随口附和,一边又自嘲自己,鼻炎有很大的影响。有家庭医生的同事(爱人是医生,我们总爱这么取笑)很是赞同。
的确,尽管各人的身体状态不同,但现代人几乎都存着各色各样的所谓“亚健康”问题。伤风感冒,头晕脑胀,尤其是鼻炎、鼻窦炎等等,都会导致记忆力的衰退,甚至是大大的下降。
岁月匆匆,好汉不提当年勇。可我还是想到,那时两百多个联系人的住宅电话、单位电话、手机号码甚至拷机号码几乎皆能一一对应,哪里需要电话号码本,而如今却天壤之别,记忆力每况愈下。
同事们也深有同感。不过,大家都以为现在是依赖性过强的原因。
想想也对,一开始的手机,最多只能存储三五十个号码。而随着科技的发达,现代的手机能储存上千个号码,并且每个联系人的名下可以分门别类,确实是没有必要去逐一记住号码,打开通讯录、从中选取其中的一个号码一按就是,多省事啊。另外,联系的方式也多种多样,QQ、微博和微信等五花八门,实在记不过来。
大家说着说着,车就回到了市区。关于记忆力衰退的问题,就此讨论结束。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是,我辛辛苦苦登记的联众ID和密码记录本,也不知在哪里睡觉?好多的账号,试了N次密码,不是显示“错误”,就是显示“通行证未激活,请查证!”哎,无语。
其实,有时候记忆力衰退也不失为一件好事。那就做一个简单而幸福的人吧。ßrm·Bó0-bbs.lianzhong.com¨8ÙäûÝÓ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