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中大部分人对底的认知是空底和重地,那打法也就变成了跑分和保底。其实很多时候还存在第三种方案,也就是说可保可不保的底,或者说我自己定义的是不能被双扣的底。
大家都知道,没有一把牌是死的,所以牌是灵活的,是可变的,在行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手强副,或者强主,有些时候是不能预知的。那这种下底的方式,就是灵活可变的,假设对手副强,拿到了70分,那就意味着必须要保底。假设对手主强,副不强,那在台面上跑够足够的分。底就无所谓了。
这把牌,我坐庄,主有两队,且长,但是没有硬度,也就意味着,我没办法持续掉主,发挥我长度的优势,来达到清主的目的。黑桃是长副不用说,片长度平均有对有A,但是只有10分。花有对A,有10分。所以这就意味着,我如果断门,就必须下分。那这个牌型,我能不能预防双扣呢?首先主对我有两对,主上双扣概率低,黑不用说了,且我黑最后甩牌是防止双扣的最有效的保护。花是进手。那自然断片,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下底如图,我大可以跑了花10以后再动AA。
可选择跑分,也可选择保底,所以我先把黑分确保跑完,再看情况。
75过庄,当然这中间,边家的失误也很多,但是即便边家那时候出片A,我10杀进手,那我一定就是主对掉主,根据情况再看了。
这就是一把典型的,可保可不保的底,可以把牌的灵活性发挥到最大。假设我刚开始下的是20分,那我的压力就很大。底就变成必须要保的底了,难度也自然增大。那假设不下分,那副牌很有可能被抓够,因为,我这个牌分少,主,片,花的分都是不确定的,所以风险也同样很大。
类似的这种牌型,很多高手把它发挥到了更高的水平。比如说下5,下10是基础的打法,后面甚至到下15分,都可以打成类似的牌型。再到高阶段的,比如对10,感觉外面风险很大,拆开一张下底,一张留手上,给对手造成空底的现象,对手进手可能会把关键拿底的主下了,比如大王,或者是对子等。这就形成了高级骗张。
今天给大家介绍了一种很普遍的牌型,也给一些朋友提升下认知和思路。